North Face wrote:散戶拼命買反一還用...(恕刪) 好像跟踢50反沒絕對關西~ 使用融資法就是個失敗的開始~ 另外有人覺得踢50反要重登21元~ 未來一年可能是大盤7000~7500的價位嗎!?
即日起開始,分批買入 T50 反,理由如下:1. 巴菲特名言,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目前市場上多頭逐漸成為主流,連樓下管理員伯伯都開始評論股票 ---「印太多錢,股市絕對不可能崩盤,修正要買」2. 台股的巴菲特指數已經接近 150,歷史高點 - 2007 年 180%,台股二十年的巴菲特指數平均值是 120%,160% 以上就算是相對高檔,往上肉已經不多了!3. Standard Poor Vix 恐慌指數接近歷史低點 - 14.77,恐慌指數越低時,通常都是股市高點4. 台股本益比 14 倍,我覺得這個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台股是淺碟型市場,金融海嘯前的本益比也不過 15.3 倍,如果真的要看本益比,倒不如去看美國股市本益比,目前美國股市的本益比是 26 倍,這個數字有什麼意義呢? 歷史上只有兩次本益比比目前高 --1929 年(33x) & 2000 年 (44x)5. QE 印的錢跑到哪裡去了?最大宗是債市,目前全世界各國公債利息比低的,創了 145 年來歷史新低,這代表所有熱錢都沒地方跑,直接到債市避險,有的國家像日本,國債已經是負利率,表示我向你借錢,還可以收利息... 全世界債市規模 10 兆美金,是金融海嘯時的 8 倍...如果有一天美國升息,一狗票資金都從債市抽離,轉至美債或美元避險,會發生什麼事?德意志銀行應該是第一個掛的,他的槓桿率玩到 53 倍,去年暴虧 68 億美金...雷曼兄弟倒閉前的槓桿率多少? 31 倍再來,台股的市場規模可以吸納多少資金?我們以歷史高點 GDP 180 倍來算好了,大約總市值 9000 億美元,目前台股總市值已經 7500 億美元,頂多再吸納 1500 億美元的資金...外資不是笨蛋,6 萬口多單拉起來就是要獲利了結,不要以為高點還很遠~以上...North Face wrote:理論都對,實務呢?...(恕刪)
膽子小就每批買一張。譬如..18 x117.8 x117.6 x1goldwing1800 wrote:這位大大的分析小弟非常認同,但...巴爺爺他都是用別人投資的錢去買股票,可是散戶都是用自己生命錢在玩,膽子沒巴爺爺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