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理財經驗分享

陳小罐 wrote:
我月薪大概只有你的一半
有一間新的鄉下透天 股票650張金融股
唯一的興趣就是賺錢買股票
你月薪那麼多 應該會存的比我多才對


就是年輕時不會想 總以為賺錢容易啊T_T

有上班才有錢 沒上班就沒錢 其實是很虛的

沒上班也有錢的被動收入才是王道啊啊啊...

這也就是為何富者會越富? 本金越大 這差異會越明顯

之前有看到版上有人買中信金 16.5買 不到一個月漲到17.8賣掉 一張賺1200(扣掉交易成本) 但因為他本金是400萬 所以是200多張! 不到一個月賺20幾萬!! 假設今天本金只有40幾萬 那賺的錢就變成2萬多! 本金的差異在這例子裡顯露無遺! 所以印象很深

拿你弟的例子,就算你弟每個月都加班拼到月薪四萬

工作七年總收入也才300出頭萬,

請問收入才300出頭萬的人有辦法買300多萬的房子還不含房貸利息

股票也有一百多萬?還有繳保險費?

就算你每個月吃喝玩樂總開銷是0元,不呼吸,不喝水,不拉屎

也存不到那些錢的,

各位看出來這篇文章的端倪了嗎?

1.房仲文
2.保險文
3.證卷交易員文
4.車代文
5.唬爛文


答案應該很明顯





poppo6656 wrote:
ps:我想重點不是在我月薪上 前面我就說了 月薪高可是不存的話也沒用
我弟現在30歲 月薪3萬多加班才有4萬出頭 工作到現在約7年 買了一間房子 股票也有一百多萬 保險也快繳完了
如果覺得我因為月薪高所以沒參考價值 那我想我弟的例子應該就有了吧
...(恕刪)

poppo6656 wrote:
我看法是如果有能力也有自住需求而且工作也穩定 應該儘早買房子 但要買負擔的起的(這最重要!!) 不要買貴(還是得比價) 可以的話儘量買靠近市中心的房子 然後不用堅持一定要新屋 屋況不錯的中古屋也很好


poppo6656 wrote:
再來是講存錢 存錢很重要 不管收入多高 沒存下來都是虛的 存錢的目的是要錢滾錢 錢越多 能滾的錢就越大 所以能盡量存多久就多少 減少不必要開支 車子除非有通勤或工作需求才買 買便宜的二手代步車就好


這我蠻贊同的,一路走來,我的感想也差不多是這樣

ENJOY1213 wrote:
拿你弟的例子,就算...(恕刪)

E大 你好 這是有可能達成的
我月薪大概10萬 10年不吃不喝 也才1200萬
可是我的資產 早就超過這個數字
新的透天 價值1200多萬 股票市值900多萬
股票會複利 房子老婆有出200多萬
省錢存錢還是最重要的
月薪如何20萬!?很好奇+1
ENJOY1213 wrote:
拿你弟的例子,就算...(恕刪)


抱歉,可能我的描述讓您誤會。 我弟房貸仍在,每個月固定還房貸。另外他不是一出社會就買房,他那間大概買5年左右

然後他月收入其實應該有四萬七,他在醫院工作,若上些夜班可到5萬

他結婚後,房貸是雙方負擔,所以這邊我描述並不精確,說聲抱歉。但股票與保險部分我只算他的份,的確是有的


poppo6656 wrote:
就是年輕時不會想 ...(恕刪)
完全認同,存下來的才是資本、本金要夠大效益才會明顯,至少到500萬的時候就會非常有感
樓主分享的不錯喔,我是覺得蠻實際跟一般人可執行的目標,一堆股票要選,靠技術抓買賣點,不是一般人學的會學的精,一年賺20%沒什麼,但穩定每年賺20%難度可大了
poppo6656 wrote:
跟大家分享一下這10...(恕刪)




你這篇寫的不錯,但內容過短,我的薪水也是很少,大概樓主的一半再一半還要養一家大小。

不過越年輕要越早準備,像我現在有小孩後靠薪水每個月能存的只剩幾千元。

但我每年也是領除息價差7位數以上。

為什麼很認同,因為大家在爽的時候,我很早在忍耐和省錢,而且我也相信我會達成。



從文章中可得知樓主非常在意風險,其實有更優化的方式,也就是一樣的報酬或是更高一點點的報酬,承受的風險確是更低。

另外樓主的高所得,不知樓主隨著股利所得的增加,尤其是抵扣減半這個雙重扣稅下的政策,對長期存股者來說,真的是元氣大傷,樓主是否有對避稅有一些規劃 ?
每一次這一種文出來就是不信者恆不信,沒關係,那跟樓主也沒什關係,反正滷的就繼續滷到發酸好了

一開始也都是亂買
本金都不會長大
2008年狠下心來全剁光剩下一百二
砸往"當時"的變成水餃股的台新金跟滷蛋股永豐金
然後不進出了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複合報酬率會比你衝來殺去差嗎
每年會少領錢嗎?當每年能固定領到一百萬時(現在還沒,有朝一日會,雖然也要繳稅),你就能體會為何本多終勝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當時"沒砸向富邦金(因為俺不是神,看不出哪一隻數年後是飆股)
好了可以按上一頁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