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189 wrote:
這是兩家「本質」...(恕刪)
説説小小花農的選股邏輯:
首先,營運上的進出貨,涉及國際商品報價變動很大的公司,會先被排除。比如塑化,鋼鉄,DARM,面板等,雖然可能錯過不少好的投資標的,但風險會降低,長期投資和賺股價差額選股邏輯不同,首在穩定,而不是股價可能的大幅波動。
其次,選同類型公司,只選龍頭,而不是股價低或殖利率高。以個人來説:多年前選台積電,而家妺和同事都買联X,主要原因是股價相對便宜,可以買比較多,個人覺得是奇怪的邏輯??
買中華電信時,同事的邏輯又來了?選遠X,因為價格比較便宜,殖利率也比較好??
金融股的部份,賺很多錢但配的比例不高那家,不在小小花農買的範圍,金融股因為衍生性風險高,長期投資首重安全,所以建議買官股持有—定比例的公司,這裡不報明牌,提供的是選股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