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其實沒有窮苦人家變富豪嗎?

成為富豪的意義是什麼?

對社會有貢獻比有錢更值得敬重。

Silent Impact wrote:
成為富豪的意義是什麼?


選擇權

你可以選擇去做或不去做你沒錢時候不能或是不想卻非得做的事情

很少有錢的會希望自己變沒有錢 倒是沒錢的去買大樂透的很多

walileg wrote:
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去...(恕刪)

有很多很多錢,花不完的錢,

其實都不能跟圓滿人生劃上等號,

健康、親情、愛情、友情、夢想、成就感,

財富確實也是我追求的目標之一,

但唯有知足才會快樂,能助人更有福氣。

wisin0711 wrote:王永慶兄弟、蔡萬春兄弟、郭台銘,頂多只能稱白手起家,也不算窮苦,其他本來就是大家族,要不然就是高層公務員。


別以為沒有!
小弟現在的老闆,
也是我高中的同學,
開三台保時捷,
兩台賓士,
至少四間以上豪宅,
只有高職畢業,
以前家境也算清苦,
完全是白手起家的,
其實在台灣這樣的中小企業主非常多,
只是都很低調,
不會上新聞啦!

kken19 wrote:
別以為沒有!小弟現...(恕刪)


我所知道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會說自己小時候有多窮苦,其實頂多算普通家庭不算窮,學歷不高的就多了,蔡衍明就是,可是他爸本來就是有錢人了,
王永慶的故事早期就是被跨大為窮苦人家成為經營之神,但是那是被別人跨大,真相是王永慶都說自己是小康家庭出身

wisin0711 wrote:
王永慶兄弟、蔡萬春...(恕刪)


詐騙集團算嗎
窮不窮苦不能用學校一概而論
我認識2個家裡是低收入戶 低收入戶符合窮苦標準了吧
因高中成績優異 都拿區公所獎學金在唸書的
一個考上清華另一個東吳大學 一樣是靠獎學金與家人低微的收入 親戚鄰居的幫忙
還有社區的里長 好的里長真的很棒 總是能集結鄉親 集思廣益

所以我覺得 讀什麼學校 跟家庭有沒有錢無關
通常清苦家庭的小孩 比例上比較多認真在求學的
advance01 wrote:
當然是貧戶然後慢慢爬...(恕刪)
完全相信 我身邊就有這種人 而且不只一兩位
這種資產從零開始奮鬥到累計到上億資產的 台灣的案例保守估計應該有上百上千的

相信網站的人也很多是這樣的 台灣早期那麼窮到現在 隨便一間房子上千萬上億的 用想的就知道很多人都是從貧窮到富有

人家不會在網站說自己賺多少啦 看錢是平常事沒有特別要說的 所以說到朋友 通常是講自己或自己的親人 這在最最平常的網路寫法 不過看不懂的人還是有

見怪不怪 奇怪自敗
我不知道你的富有程度 需要達標到何種程度?

我是做木工的 我們師傅頭從小家裡就窮 沒讀書 小學畢業
國小畢業後開始就做木工學徒 至今也做了40幾年 也只會說台語 國語溝通很有困難

大字寫不了幾個 最會寫的國字 就是平常工作會寫到的 只看得懂設計圖跟數字
木工設計圖上 就只有三種 一個是圖 一個是數據
另一個就是國字或英文 設計師與設計公司和展覽地點時間的註記

努力做了40幾年的老師傅 擁有新北市區20幾間不動產 大多都是公寓
但是開的車是喜美C-RV 想換X6 老婆不願意讓他換 只因為老婆覺得浪費錢
師傅頭 也只能自謿 老闆開X5 換X6感官不太好來安慰自己

像這樣的人算嗎?

剛開始會去做工的 基本上很多也是沒什麼錢 沒什麼內涵 或欠債 不想給銀行扣的
做工就可以領現金

我們公司也有其它例子 做3-4年的半技 也是買得起一台Golf Gti 付現無貸

其實做工的也是很多有錢的 多富有不敢說 但絕對都比小康強

做人何必要拿台灣首富來跟自己比? 若是激勵自己 那目標也太遠大了 有點不切實際
認真做好好做 能改善自己的環境 讓自己過得比過去都還要好 這樣不就很滿足了嗎?
只要選好目標 老老實實地做不會吃虧 錢能賺到多少 有太多因素的影響
好好做人 平常建立良好關係 只要你隨時都準備好了 機會來的時候 自己會找上你



對阿 標題說富豪實在是太籠統了 大家對富豪的標準不一樣

資產在一百萬以下的覺得一億就富豪了 資產一億的人也許認為100億才是富豪 100億資產的人也許覺得1000億才是富豪

有一千億的人 跟世界的富豪比 也許他還覺得自己不是富豪

我覺得不管多少資產 能隨心所欲不欠債去花錢就是富豪 ,就算擁有一百億不敢花 也不算富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