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4年前幫小孩買的 買...(恕刪)
只能說你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已經走火入魔
既然要「存」除了領股息也要保「本」 不是更好?
不求你所買的每家公司未來上漲,但至少求「穩」
每個長期投資人都是看「未來」而不是看「殖利率」
看看老農夫、陳重銘老師、華倫老師、算利教官等等⋯⋯
你說買50家也好,80家也好,甚至100家也好
但是別再選這些不三不四的公司了好嗎?
賠了本錢領了股息就在那邊炫耀教導他人

雖然你常說沒賣出就沒有虧損
但⋯⋯⋯⋯
假如你有什麼意外發生,臨時需要用到非常大的一筆資金,最壞的打算就是賣股票來取得現金。
那這時已經「賠本」的股票拿出來賣,豈不是就如我所說「賺了股息卻賠了本錢」畢竟你的選股有問題!
這時如果你買了「壟斷市場」「龍頭產業」「民生必備」這種好公司的股票,不至於賠到本,卻相對穩,需要用錢賣了也沒差。
假如從現在開始,我們有相同的資金,相同的時間投資
我隨便從這邊挑選3~5檔「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台灣50」「統一超」「新海」「新保」「中華食」等等⋯⋯⋯⋯
十年後的都會比你選的那些不三不四的績效來得更好
說到這相信很多人都明白我在說什麼
THS99 wrote:
首先 想法很重要 所...(恕刪)
請將保險、存錢、投資賺錢分開來看。
保險 → 用最小的成本來分攤高損失風險
存錢 → 固定、穩定的累積財富
投資賺錢 → 利用收益高的工具來增加自身財富的累積速度
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存錢金額不夠高,分攤風險能力不足就靠保險來分攤。
保險沒有規劃好,發生事故損失的是自身財富。
投資賺錢工具若沒有選好,也會發生損失自身財富的風險,但無法用保險來彌補。
想幫小朋友存錢是好事,但儲蓄險年期越長風險越高,建議金額不要太高。
因為有太多太多人把儲蓄險看得太美好,而忽略中間繳不出來的灰色地帶。
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繳費能力,也不要低估風險的發生率
不管有沒有幫小朋友存錢,手邊保有流動現金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