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可是我覺得液晶的年...(恕刪) 液晶面板單位面積產值逐年遞減...EPS負的時間比正的時間長很多...慈善事業...營業額又大...抽%好平台到最後會朝一次性商品邁進...會做面板不如會調面板...如apple
100年前沒有液晶100年後不知道是否還有液晶?戰略考量,液晶不重要品牌才是目標"品牌" 會一直存在這塊招標"價值",您覺得比起LG 三星 海爾 等,夠響亮嗎?強大的製造能力+響亮的品牌名稱 = 很值錢不然,您說說,現在有那一個全球知名品牌,又虧損累累,可以買呢?
郭董在Sharp的十代線賺了不少,也讓他相信Sharp真的有技術,只是缺乏管理跟執行效率,若讓鴻海介入,可以把專利與技術變成利潤,也許是這樣的想法吧。那麼大的投資,各種評估相信不會比鄉民少的,再說那麼多的錢,也不會全由鴻海來出,藉這個收購計畫,從銀行、投資人甚至apple那邊搬錢來買,只怕投資案不成而已,倒是不愁沒有資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