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存股的迷思

一路買從高點買了6年多
現在繼續再買4年
高時很多人追高 然後跌時怕虧太多就出清
低時不會講進場 因為想抓更低 或已經怕了 變現金為王
買到去年 如有些人所想的 我本金一定虧 是的虧。
不過股息從 3 8 12 18萬(去年)
今年目標 25萬 每年目標增加7萬
每年因為股息增加 所以薪資+股息 能有更多再投入
現在開始算是好買點 但不敢買的還是不會買
所以投資看個人心態。
現在開始算是好買點 但不敢買的還是不會買
所以投資看個人心態。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一路買從高點買了6...(恕刪)
2015年中就有聽到有人在討論人民幣離岸匯差的問題&TRF,只要一反轉,就會造成銀行呆帳,因為沒有再碰這塊所以不以為意,現在想想,總是有真正的專家早就知道。

李嘉誠早在2013就開始出脫大陸資產,能當首富不是沒有原因的。
存股並非人人都適合,每個人的習性,個性,耐性,穩定性也不同。。。
有些人個性很急,有些人的個性很穩定...每個人EQ也並不相同

況且存股並非死抱活抱,發現這支股票已經走下坡了,由盈轉虧就該換標的囉,
不適合繼續存股。

以中鋼為例,它曾是我的存股標的之一,後來發現它不行了,我也勇於停損
換標的,但如果曾是低價買入,早已變成零成本的話,續抱又何妨?
中鋼至少每年都有配發股利,也不可能會倒閉,如果好幾年前買的,一直配發
股利,現在早已零成本了,不是嗎?

我弟妹嫁給我弟之前,聽我弟的建議買了10幾張中鋼,因為她沒空理會,後來
結婚多年了,前幾年告訴我她那10幾張的中鋼,已經是零成本囉!
當然我弟也有建議錯誤的標的,她也愈抱愈虧。。。
這幾年存股理論大行其道
2011年開始我同事看了一堆存股書籍
興沖沖的說他找到股市發財的方法
(如果股市發財的方法是電視名嘴大行鼓吹,財經書籍盛行的理論,我同事也太天真)

接著看準台船一批批丟下去存
從30一路往下存到20之後不敢再存了
成本大概在25附近吧

2015停損了!!大概賣到15吧
真的是浪費了四年的光陰

想存股的人得先想清楚~~真的想清楚
1)能面對幾%的下殺不為所動再去考慮 (個性)
2)萬一你存的股電梯向下一去不回怎辦? 看一下ACER曾經也很穩定年年發3塊 (標的)




MIS_JEFF wrote:
這幾年存股理論大行其道
2011年開始我同事看了一堆存股書籍
興沖沖的說他找到股市發財的方法
(如果股市發財的方法是電視名嘴大行鼓吹,財經書籍盛行的理論,我同事也太天真)
接著看準台船一批批丟下去存
從30一路往下存到20之後不敢再存了
成本大概在25附近吧
2015停損了!!大概賣到15吧
真的是浪費了四年的光陰
想存股的人得先想清楚~~真的想清楚
1)能面對幾%的下殺不為所動再去考慮 (個性)
2)萬一你存的股電梯向下一去不回怎辦? 看一下ACER曾經也很穩定年年發3塊 (標的)


台船他會不會賣在低點呢?

現在是小英概念股的口袋名單

打造「國防自主」:軍購預算支持台灣本土國防工業,2500億軍費自己賺

「陳文政研究台灣百餘家各式造船廠,其中至少有台船、慶富、龍德與中信等四大造船廠都有可能執行國艦國造的計畫,如果能把中科院的技術與台灣本土造船廠與相關廠商的技術能力整合,他有信心,台灣絕對有能力製造性能優異的軍艦與未來的潛艦。」

超凡基金 wrote:
存股是為了讓你不要緊盯股市,好好享受生活。


非常同意

但如在低點存股

生活會更好
誰都知道股票要買在低價
但問題是天知道什麼時候才有股災
如果股價好幾年沒落底
別人先存股已經領了好幾年的股利降低持股成本
只有你還在等進場時機
個股不太適合存啦
大範圍的ETF 或者基金比較適合,比較沒有N年都回不來跟倒閉的問題 例如說 歐亞地區股票
存股的這比錢是你的閒錢就可以

如果你生活費要靠這比錢 保證心情會有引想到 存到最後會失敗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