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產業持續升級,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今年成立 總資產1450億


風間 真 wrote:
不好意思,我對PH...(恕刪)


應該是Pratt & Whitney沒錯啦,這家公司在台灣有廠,在觀音工業區,產值很不錯。
風間 真 wrote:
當然中國想搶進這個市場其實還有很遠的路,不過也不排除借由上述方法搶進的可能。(恕刪)


其實和高鐵的狀態差不多

5-10年可以做成熟

畢竟中國佔了全球民用飛機60%以上的採購量

沒市場

歐美再好的技術也沒用

現在國際飛機發動機頂端的零配件企業給機會來中國建廠,如果不來

以後中國也能自己做出來,最多走點彎路
dongmark wrote:
其實和高鐵的狀態差不...

現在國際飛機發動機頂端的零配件企業給機會來中國建廠,如果不來

以後中國也能自己做出來,最多走點彎路
(恕刪)


和高鐵完全不同,高鐵沒有軍用的。

最好的低旁通渦輪扇發動機都是軍用的,核心部分再發展為民用高旁通機…
話說巴菲特花372億美金買的精密鑄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 Corp.)
是製造飛機引擎渦輪葉片的翹楚
日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成立
渦輪葉片是外購還是自行製造
畢竟飛機引擎渦輪葉片全球製造商不多
光精密鑄件公司就佔全球飛機引擎渦輪葉的七成
入門門檻比飛機發動機還高
連GE PW RR都要向它採購
好奇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飛機引擎渦輪葉片之零件
計畫自製
還是要外購
風間 真 wrote:
我沒有要打任何人的臉...(恕刪)


若PH是指飛機零件製造商
應該是派克漢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只是產業地位比GE RR PW小很多
它是一家大型的運動控制(motion control)製造商
主力產品是飛機的機翼 引擎 起落架之液壓或是氣壓驅動零件
也有做飛機機輪煞車零件
英文維基百科上寫派克漢尼汾公司是世上最大的運動控制製造商
空巴和波音皆有使用它公司的液壓控制系統
中国做商用发动机目的是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像军用发动机只需要做出来能用就可以,所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中国应该会像生成大飞机一样,外购部分零部件。
stuttgart456 wrote:
話說巴菲特花372...(恕刪)


會讓巴菲特來中國建廠

慢慢培養中國這領域的技術人才

通過市場的發展規模,把技術帶過來中國

中國幾十年來其實就做了一件事情

就是市場換技術

最早換的是紡織,玩具等等的技術,,後來換的是電視,汽車的技術,,現在換的是飛機,核電的技術

只是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換的技術也不同而已



現在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並不代表永遠具有技術優勢

市場的發展有其自然規律

優勝劣汰,物競天擇

作為資本企業

有權利放棄這個市場

同時也將有風險面對通過這個市場成長起來的新興競爭者

技術永遠會更新換代

而更新換代的基礎和速度,是由經濟市場決定的

只有市場有強烈的需求,技術還會去尋找出路和突破自己
stuttgart456 wrote:
若PH是指飛機零件製造商
應該是派克漢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只是產業地位比GE RR PW小很多
它是一家大型的運動控制(motion control)製造商
主力產品是飛機的機翼 引擎 起落架之液壓或是氣壓驅動零件
也有做飛機機輪煞車零件
英文維基百科上寫派克漢尼汾公司是世上最大的運動控制製造商
空巴和波音皆有使用它公司的液壓控制系統
(恕刪)


沒錯

你現在看到的是這些企業

但是並不代表歐美其他沒在這個領域做起來的企業,不具備這個技術實力,或者野心


這些具有這些技術實力的工程師,或者小公司

他們也要找出路,尋找商機

可能他們早就想在歐美進入這個領域

但是受限於各種資本因素 或 政商關係 等等

畢竟這個門檻非常高

無法實現

那麼中國為這些歐美的小公司和個體技術人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市場

可以從小做起

一步一腳印的發展


stuttgart456 wrote:
若PH是指飛機零件...(恕刪)




個人認為應該是PW,普惠公司,專門做發動機的。
俄國最新的支線客機蘇霍伊100
(Sukhoi Superjet 100,SSJ100),渦輪扇發動機是用 CFM 和俄國土星公司合作的 PowerJet公司製造,也就是美、法、俄合作。

中國應該是要學這招,土砲不可能成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