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翔 wrote:
幸運抽中F-英利,...(恕刪)
圖片來源:許育愷
作者:呂國禎 2015-05-26 天下雜誌573期
這家工廠的機器人,可以在黑暗中安裝產品,兩小時內就高速完成生產與運送。 要做到線上溝通和混線生產,中國汽車零組件台商英利,如何同步升級設備與思惟?
不跟上中國製造二○二五的腳步,機器人不僅搶走工作,還會搶走你的生意嗎?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此刻台商英利集團正在中國興建以機器人為主的自動化工廠。
從瀋陽再往北走到長春市,這裡是中國汽車生產重鎮、中國最大汽車廠一汽集團總部,每年生產超過兩百萬輛汽車,這樣的地方竟有一個傳奇台商,他就是英利集團董事長林啟彬。
《天下》記者抵達時,英利興建中的長春新廠,第一期約兩萬坪完成土建正在裝機,來自日、德的機器人正在安裝、測試。這些機器人不僅會自動焊接,也會自動上料,旁邊則是大型沖床與自動化設備,最後是出貨倉口的一貫化工廠。
把電燈全關起來,也能生產嗎?林啟彬笑著說,「可以喔。」
為何林啟彬是傳奇?一九九一年他帶著兩個人,從彰化跑到了長春設廠,從手工生產汽車零件開始做起,到今天英利已成為一汽集團的第一階供應商與早期開發合作伙伴,每年生產超過五千萬件的汽車沖壓件、一千六百萬個塑膠類零件。若以單件來論,光是汽車儀表板骨架就有兩百萬件以上,佔全中國市場近一○%。
換言之,全中國每十輛新車,其中一輛就有可能用英利集團的零組件。
中鋼宏利汽車部件公司總經理劉宏義說,「包括賓士、寶馬、奧迪、福斯、東風日產、一汽、豐田等,還有二○○九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閱兵搭乘紅旗驕車,也都有英利的零件。」因此英利的工廠遍布全中國,有長春、遼寧、天津、蘇州、儀征、佛山、成都以及正在興建的長沙英利,另規劃準備投資重慶。
走進英利在長春的老廠,看到供應給北京賓士的零件正在裝箱,也看到工業1.5到工業3.0同時存在的景象。生產方式有半機器半人工,也有改成機器手臂上料、加工的自動化生產線。
林啟彬說,舊廠只能邊做邊改,工人愈來愈貴也愈來愈難找,機器人比較好管。
真正的重點是,中國市場倒逼汽車業走向中國製造二○二五的時代,將面臨兩大挑戰。
講求規模和彈性 汽車業變身
第一個挑戰是線上即時生產時代來臨。林啟彬分析,以前是大批量生產汽車,放在那邊等銷售,現在車廠都在降低庫存天數,盡量做到賣多少車子生產多少輛。所以零件廠也被要求都是線上作業,車廠只會預告下個月可能要生產幾輛,英利要預先準備好原料,但什麼時候要交貨不知道。
等車廠通知英利,從生產到運送要在兩小時內完成,只有高度自動化、即時生產,才能跟汽車大廠做生意。
第二個挑戰是混線生產。雖然台灣早已進入了混線生產時代,但中國單一車廠動輒百萬輛的生產量,以前靠經濟規模取勝,但製造二○二五的時代是講規模,又要玩彈性生產。
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又要兩小時內完成生產交貨,生產時會不會搞錯?林啟彬回答,「每個引擎與零件都有編號,透過物聯網由機器人判讀,不僅混線,還做到用秒來計算平均每部車的生產時間。」
英利蓋新廠又投資全自動化,等於把賺的錢又拿來投資買機器人、買設備;但不改成全機器人生產線,卻又滿足不了賓士、寶馬、一汽、大眾(福斯)的要求。
這才真正體會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總裁曲道奎說的,大家都在做工業4.0、中國製造二○二五,這不光是改變製造方式,也是打造新平台,「你不做就打不進供應鏈,失去未來的商機。
F-英利 未來5年成長動能強
2016年01月08日 04:10
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F-英利(2239)受惠於大陸一汽大眾等主要車廠客戶訂單持續提升,沃爾沃、北京奔馳等高端品牌客戶業績爆發,2016年毛利率可望重回19%以上高點。F-英利董事長林啟彬高喊,未來5年業績年增10%~15%,2020年營收挑戰200億元的目標,每年至少賺回一個股本。
F-英利為汽車結構零件一階廠,營運布局大陸市場,總部設東北長春,預計本(1)月底在台第一上市,掛牌價暫定150元。F-英利昨(7)日召開上市前記者會。
F-英利副總經理林臻吟表示,原本公司有在大陸A股掛牌的規畫,後由於法令轉變、掛牌時程不定,因此決定回台上市。
據公司提供資料,F-英利2015年前3季營收92.24億元,毛利率17.85%,稅後淨利8.01億元、EPS為8.01元,法人估2015年全年獲利應可超越2014年的11.41億元。
F-英利掛牌後股本膨脹至11元,但法人預估隨大陸車市成長、客戶訂單增加,今年營收將增加至140億元以上,稅後淨利估達13.11億元,EPS有逼近12元的機會。
同時由於天津、佛山兩座新廠去年單季轉盈,今年起開始貢獻業績下,F-英利估今年毛利率將可回升至19%以上高點,獲利增幅應有機會優於營收。
F-英利除一汽大眾等大陸主要車廠客戶,掌握大陸奧迪(Audi)高檔車零件訂單,陸續切入生產賓士(Mercedes Benz)車的北汽奔馳、沃爾沃(Volvo)汽車等豪華品牌大陸廠供應鏈,F-英利的營運將跟進吃補。
未來5年每年10-15%成長 同業平均pe在15-20 eps12x18本益比=216? 抽到147在怕啥?看看3552 1536 1319 本益比都20以上 這隻董監持股超過90% 外面籌碼很少 我覺得他的蜜月行情可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