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50「買進-持有」VS「區間操作」大對決

socomplicated wrote:
對,所以我的答案是比...(恕刪)

賺了一點點的價差利潤,但是......
如果台灣50配息時,股價剛好處在高檔區,你的持股比率低,會損失許多的股利。
如果真要這樣做,那理論上,你的區間應該多設幾個。買賣次數愈多,創造出來的利潤愈大,但是......
可以彌補股利損失嗎?

我的方法,當然要等很久才會回到63元,但只要一來一回,就可以創造出可觀的利潤!
n8362995 wrote:
賺了一點點的價差利...(恕刪)


如果是這樣你設30或40買進不是賺更多

假設股價區間在63~75之間區間操作,則平均可以賺到一半的股息

(63以下則股息全賺75以上則無股息,或落在中間,所以平均賺一半股息)

如果這個區間假設二年震盪一次則一張可以賺3元,平均一年可以賺1.5元

兩者相加比買進持有策略好一點,所以決定誰賺的多的關鍵在股價回檔的程度

所以我的操作會一半區間操作一半等回到50以下再買進

因為你設的54元可能不會來,我至少有一半部位在0050區間操作

如果54元來了,50元以下可能也會來,這部份我至少又多賺4元

所以決定誰賺的多要看回檔的程度,沒有誰的比較好,但我這樣比較有的玩

75~63可以玩區間,63以下則賺股息等跌到50以下加碼或再回到75~63區間

往上或往下都好,沒什麼壓力

socomplicated wrote:
如果是這樣你設30或40...(恕刪)

試試看吧!
外卡!
區間操作
就是會遇到未來區間與過去區間不同 (我想買65的台積電、65的中華電 阿阿阿阿....)


漲上去一直賣,不回就不會買進:時間都去哪了,一桶金被通膨縮水
跌下去一直買,不漲,還好,只是股利相較甲組少賺許多
又漲又跌在相對高區間 78 ~ 57,賣了之後永遠不會買進了
又漲又跌在相對低區間 69 ~ 57,還好,只是股利相較甲組少賺許多
又漲又跌但漲的比較多 72 ~ 57,沒股票賣,空手 => 時間都去哪了,一桶金被通膨縮水
又漲又跌但跌的比較多 ...
相對高區間又漲又跌但漲的比較多 ...
相對高區間又漲又跌但跌的比較多 ...
相對低區間又漲又跌但漲的比較多 ...
相對低區間又漲又跌但跌的比較多 ...
...
寫不下去了

可以請你用你2.0的規則與買進不賣
套用過去三年或五年,做甲乙組對照嗎?

未來怎樣不曉得
但過去是可以檢驗
可以請你做功課,並分享兩組的績效統計對照表嗎?

如果早三年知道這區間操作法,並且認真執行了 (水雲 我好想知道你的績效)
那 n8362995 現在賺多少?

n8362995 wrote:
試試看吧!外卡!...(恕刪)


其實我也已經這樣操作,所以才會一直跟你討論看看這個方法有沒有盲點

不同的只是我是用期貨取代0050,好處是交易成本較低,除息免稅,保證金多餘的錢可以賺定存利息

假設100萬資金,那我會分4個區間買進4口小台,高出低進,比單純買進0050多一點槓桿,可以多賺一點,大概1.7倍

(假設平均買在8500點則跌5000點到3500點歸零,但我最多只拿一半資金玩所以不太可能歸零)
這個有趣,那我來猜一下,我猜B和H
可是要等三年,才知道答案有點久,不知哪位大大可以用這三個策略跑一下歷史數據
stock591 wrote:
可以請你用你2.0的規則與買進不賣
套用過去三年或五年,做甲乙組對照嗎?
未來怎樣不曉得
但過去是可以檢驗

試了好久,終於出來了!
「台灣50多重區間2.0進化版」反敗為勝啦!

比賽期間:2012/11/20-2015/11/19(3年)
兩組分別於期初投入805.6萬元
「區間操作」小勝對手61,700元
還好有今年初的萬點行情和8月的股災,不然就輸了!
區間操作要的就是大波動啦!
看來接下來的大對決是一場硬仗!拚啦!
天佑台股!天佑2.0進化版



n8362995 wrote:
台灣50「買進-持...(恕刪)


mark
甲組或許可以改成定期定額?每個月買3萬

socomplicated wrote:
75~63可以玩區間,63以下則賺股息等跌到50以下加碼或再回到75~63區間
往上或往下都好,沒什麼壓力


1.63元以下則賺股息......完全認同,看來我的進化版要有點小修正了!謝謝您的意見!股價落入63元以下應加速買回的動作才是。
2.「等跌到50以下加碼」......
要賺股息的話,早已持股滿水位了,哪有多餘的錢加碼?或者說:這些尚未投入、準備加碼的錢在50元以上是賺不到股息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