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此一公告的用語意涵是, 每一張大眾銀股票能夠換到的是8.15元現金以及"折合"8.15元現金的元大金股票, 因此只要其他條件於盡職調查後不變, 不論元大金股票價格如何變動, 最終到交易日時所調整的會是換股比例, 而不會影響大眾銀每一張股票除了現金以外所收到的"折合"8.15元價值之元大金股票.
但是公告中也說明,此一16.3元價格計算並未算入大眾銀所發放之0.8元股利,因此在收購總價金不變的條件之下,調整還原後之每股收購價應為15.09元附近, 也因此當8/17觸及15元價位時, 才會有約4萬張大量股票賣出,而目前每股交易價位13.8元與隱含之15.09元價格的9.3%差距, 則是市場反映了交易不成功之風險折價.
不過此種具調整條件的較複雜案件, 是否還有其他隱含重設條件進一步影響合理價值, 則不是我們外部人僅憑公開資訊所能夠判斷的了.
之所以會設算民國103年的0.8元股票股利,主要是因為大眾銀重訊所說:"前述之元大金控普通股價值及元大金控擬支付予本行普通股股東之股份轉換對價,均未考量雙方於民國104年發放之民國103年度股票股利,故於股份轉換基準日前,元大金控及本行若有除權者,前述換股比率應相對應調整之。"
但是此一模擬設算是有幾個假設前提的, 1.交易總價金不變 2.股票股利之發放所造成的變動也同等影響到8.15元現金部分
而這兩個假設從可得的公司重訊中均較難以驗證, 因此上述假設很有可能在實際合約條件中另有完全不同之規定, 如果上述假設發生變動, 則推導的結果也將會有相對的變異.
此類具有較複雜條件的收購案, 基本上外部人僅能憑有限資訊進行各項猜測, 也因此大大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
現在股東會通過了
新聞出來了
按元大金股東會決議,每股大眾銀普通股將換發現金8.15元及元大金普通股0.460972股
結果全部出乎大家當初解讀之外
現在股價 8.15+ 0.460972*12.8=14.05
按照我之前的理解 換算出 13.97 。14.05 還是比較好啦
如果按照我8.17 發文那一天 元大金 14.35 來看 內部人看當時一張大眾銀大約 14.76
(我當時估14.74 所以開盤15就放空)
雖說是沒有完全理解到契約內文(因為沒公布阿....) 但看起來不是運氣好
至於有網友打去問大眾銀發言人結果被嚴重誤導相信一定是收購到16.3
這筆帳 還真不知道該找誰算阿...
話說 有誰清楚知道 最後的換股比例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
我想當作下次解讀這類收購資訊的參考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