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公寓真是個不值錢的物件嗎?

老公寓起碼還有土地價值,
老大廈才慘,
房屋壽命有限,
價值一天比一天下跌.

Lch2506 wrote:
行銀跟我說 我的不是新成屋 最多只能 5 成...,如果超過 30年 銀行也不會想貸...(是真的嗎?

他說 公寓只要超過 50 年就只剩下 土地 的價值了...(恕刪)


他說的沒錯
一般看法就是這樣
買老公寓就是要有這樣的認知



老舊公寓25年以上*--千萬不要買--貸款成數低

都市更新熱潮,讓一些老舊公寓價格竟比新成屋還高,三商銀主管提醒,中古屋成交價絕對不等於銀行鑑價金額,價格被「過度炒作」的中古屋,貸款成數可能不到成交價的五成,投資人買進這類中古屋時,本身一定要有足夠的資金。銀行主管建議,想購買這類老舊公寓,自備款最好達成交價的四成以上比較妥當。

大眾銀解釋,銀行貸款有一定的鑑價程序,除參照區域行情,還會結合建材、屋齡等條件。以老舊公寓來說,特色是屋齡高、沒電梯,且建材不如新成屋,這些條件都屬「扣分」項目,銀行鑑價不太可能高過新成屋。

除了貸款成數低,老舊公寓的貸款年限相對也會較短,大眾銀主管指出,以鋼骨結構的公寓為例,最簡單的計算方式是貸款年限加上屋齡不得超過50年,以40年屋齡的公寓,銀行能容忍的貸款期限約為十年。
es4241 wrote:
老公寓起碼還有土地價值,
老大廈才慘,
房屋壽命有限,
價值一天比一天下跌.
(恕刪)



我也這樣覺得
要住的舒服 就買新大樓
要便宜保值拼都更 就買老公寓

鄉下 就買透天吧~~


其實樓主提出了一個台灣未來房地產真正的隱憂。

目前的隱憂是成交量極度萎縮已造成了房價的鬆動。
但是我認為這還不嚴重。因為畢竟價高價低大家都還有地方住。

可是40年前開始的經濟榮景造成房屋大量興建,這些在未來20到30年之間都會逐漸進入不堪住的程度。(以前我並不擔心這個,以為房子可以住100年,可是自從基隆天橋才30多年就坍塌事件之後我的認知改觀了。)
到時候大量的老舊房屋同時要遭到淘汰。
20年後台灣更加老年化了。有能力改建的也不一定鄰居大家有共識,沒能力改建的,那要住哪裡去?
這才是未來都會區更令人擔憂的事,所以不要把100%的能力都壓到房子上面,總要保留一些,以躲避未來的風險。
喵仔爸 wrote:
建築法規裡明定RC磚造使用最大年限為50年.


那裏 ???

我念書時,好像沒印象有這條!

如果,有按照工法來確實施工,RC磚造,上百年,不是問題!

50年的說法,是民間的折舊算法啦!
平安、健康最重要
Lch2506 wrote:
前天 我本想拿公寓...(恕刪)

如果你知道忠孝東路SOGO旁的二樓40多年的公寓,買方 開價到多少錢,你就會了解,房子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地段。
alex1790kimo wrote:
如果你知道忠孝東路SOGO旁的二樓40多年的公寓買方開價到多少錢,你就會了解,房子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地段。

是在討論房子的貸款,又不是討論房價。怎麼都有人硬是要冒出來一個"地段"。真不知道你要表達的是甚麼。
樓主又沒說他房子坐落哪裡,就算地段不對,那也是要貸款吧。
依據你的資訊
你的房子應該位於雙北地區
公寓不會不值錢
未來若是你的房子參與都市更新的時候
土地持分越高
可以分配的權值就越多

所以雙北地區公寓不會不值錢啦
happywork wrote:
是在討論房子的貸款,又不是討論房價

房子貸款的成數,很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房子本身的型態是什麼,而是這間房座落在哪裏,
如果都是用"房子"來看貸款成數,那鄉下的獨幢透天不是比忠孝東路上的大樓更值錢了?

你可以去問一下當地房仲,忠孝東路的SOGO旁的40多年的老公寓能貸多少錢,如果照你的說法
,應該是一毛都貸不到了,去問問吧,能貸到的金額會嚇死你~
樓上的
房子的貸款 就是看地段
跟屋齡沒多大關西
因為房子和土地是無法拆開的
正常 公寓30坪左右 土地約是8-10坪
若是 地點在桃園 不知名地段 過20年沒增值 怎可能多貸款 為什麼沒增值呢?就是地段
反之 地點在東區 隨便一條街或巷 增值幅度最少100% 再多貸款待滿到市價7成 是OK的
所以 買房先是地段>新屋或公寓的

另外 銀行認知部分 一定是以大的銀行跟本土銀行認知為主 三商行.....這家 實在....沒公信力
起碼 在北部根本沒什跟房貸有聯結的

以上 給樓主參考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