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打掉再重新裝潢+相關生財器具的確要接近四百或超過~
裝潢抓180~200 (含冷氣空調排水排煙靜電除油..等)
廚房設備抓100 (含冰箱水槽淨水瓦斯煮飯鍋燒菜用鍋碗瓢盆量杯量器..等)
其他軟硬體設備50~100 (含保全+營業用桌椅餐盤碗筷)
(營業獲利之前先想想怎麼回收這一條支出..)
裝潢再怎陽春 也是要算冷氣空調那些.. 貴在這~
營業後還有其他支出, 如: 電費 食材費 耗損費 人事支出 ..等等
都不要算沒關係.. 台灣$淹腳目

3. 屏東.. 阿姨真的要投入三四百在一個人口密度不足的地區嗎? 如果是墾丁大街就還好~
這是個快速展店快速倒店的時代
如果沒商品特色或個人品牌區隔
一年就好 準備的四百會變負七百以上迅速退場
只要一年~
如果還要貸款或是無法自備$1000W
(如果有積蓄才建議另貸青創微創等等小額創貸 但首次只能貸$100W 營業後才能續貸 最高$400W)
大致上是這樣
一個朋友不聽勸
硬幹
台北市 不到一年 收起來~



不要為了一時的衝動毫無計劃性的展開創業
可以有計劃性的展開
不會花到大$的部份
A, 請阿姨先把菜單設計出來 (如果阿姨有餐飲經驗)
不是要她想多花俏的菜名
而是把菜色擺盤先搞定 (擺不定之前別提要創業 請廚師好.. 算好管銷及人員流動&商品創意等等問題)
不要開始投入資金才準備要想 "這是最重要的"
B, 客群分析. 客流量分析. 店務現金流分析. 各種財務分配支出折舊攤提分析..等等
各種分析~ 事前準備而不是事後才檢討~
常常有人開了店才想到 ((( 啊 還要付這個 ))) ((( 啊 還要花這個 )))
C, 確定篤定要創業要裝潢前 務必先與營業場所附近10M~50M的左鄰右舍打好關係
是 "先" 不是裝潢都好了或是準備開幕或開幕後或根本不甩左鄰右舍..
出外靠朋友, 店與店之間也是充滿氣場, 共存共榮
D, 花時間了解何謂服務及服務業的艱辛
不要一個老大不爽跟奧客嘴角就拿起菜刀想跟客人幹起來
E, 隨便想.. 想到就記下來然後"執行" 執行力很重要 (前面也是隨手打而已)
餐飲入門位階很低
就像現在人人都可以做手機
所以連HTC都能死得這麼難看
地點有影響是沒錯
但如果地點差產品又沒特色
然後特色不是給自己看自己吃
擺盤好看是一回事
餐點好吃是一回事
擺盤好看又好吃才叫真本事..
好..
還有一點..
現在餐飲創業機構美食行銷公司一堆.. 賺的是顧問費
不要人家說了啥聽起來好像很是一回事.. 就盡信了
有用 但不是全然有用
把餐飲行銷老師當作股市分析師就對了!!! 懂了沒!!!
餐飲真這麼好做~ 那些老師就都自己出來開就好了~
然後 餐飲初學者或初經營者..
就跟操作股市一樣
即使能講得一口好技術分析 但缺乏實戰經驗
看到大單猛丟就急得跟著亂拋貨
看到大單猛敲就跳進去搶帽子 (毫無穩定度)
「線 是在心中不斷的延展啊」
眼前看到的都是過去式創造出來的「線」
真正的技術分析是用心去感受脈動
進而達到人線和一.. (咳 聽聽就好 快忘掉)



餐飲也是
真正的戰場是開始營業之後 會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問題
事前準備是用在問題發生時得以「有效解決」
食材配合廠商?簽約?簽多久?品質保證?換貨? 都是第一關而已..
都還沒提到行銷展銷相關..
好.. 碎嘴太多.. 確定開店公告一下~ 有經過可以去捧個緣份場~
還是阿姨想完之後決定繼續工作也不錯~

開店可比結婚 & 營業可比結婚後 .. 都不是簡單的一件事~
「尊重$,$自然會來找你。」
端午節 祝大家都能團圓吃粽子 平安健康發財
進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