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oger wrote:
自己打新需要配市值,有「門票」貶值的風險,而且要至少數百萬人民幣才能保證每次都中簽,金額少雖然概率是一樣的,可能暴賺,更大可能是一無所獲(恕刪)
這邊其實只要用時間成本去彌補資金成本的不足 也就是用次數去換期望值
雖說如此 個人認為低於500k RMB以下的資金的話 Q大說的問題出現的機會大概就很高了
另外一個是 大陸目前企業上市的方式叫審核制
而今年(我個人預估最晚大概10月份左右吧)會上路註冊制
目前新股的套價空間是因為畸形的政府制度所產生 而預期註冊制會改變這個情況
也就是說 資金成本以外 可能連時間成本都有限了
Q.Roger wrote:
場外申購160220等打新基金也是可以的,基金公司網站,網上銀行甚至淘寶上都能買,不過大盤新股IPO前這類基金通常會封閉,避免套利出現,以保證基金持有人利益
上一輪牛市網上申購不需要配市值,所以專門的打新基金有很多,這輪由於配市值的要求,打新基金就不那麼好運行了,若網上申購金額很多,網下申購能分到的份額就有限,所以真正純打新的基金很少(恕刪)
從2014年開始至今年2月份 是打新基金最美好的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打新基金隨便都有20%以上的年化報酬率
然而從三月份網上資金開始蜂擁入場後 網下打新的中籤率幾乎都維持在0.1%了
而且這兩個月成立的打新基金也非常多 這個從每個月凍結的保證金就能一窺
光中國核電網下凍結的保證金就超過1萬E 都已經是台股成交額的50倍了
雖說也就是跟中國核電還有國泰君安才能發揮打新基金的價值
否則以目前的中小市值打新來說 借道基金打新個人覺得其實不算太好的主意(主要是利潤太低)
另外就是如何判斷打新基金對沒有涉足這塊的普通投資人可能也會有一定困擾就是
基本上就是去找混合型基金 法規上這種基金的股票部位可以從5%到95%
以前它們通常會一部分放債券基金然後透過債券融資去擴大打新資本
但是誠如上所述 因為目前資金量太大 這招目前意義有限
也因為這個 通常會建議參加的打新基金其規模最好別超過30億RMB
否則將會降低資金的運用效益進而降低基金的年化報酬率
(所以一直開放新的申購的打新基金其實通常不是很好的標的)
另外一個就是註冊制的逼近也同時威脅著打新基金
如果要借道這個 還要考慮申購基金的手續費是否能在最近的幾個月撈回來
否則也可能是白忙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