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阿土伯痛罵張盛和不要臉 沒台新金彰銀早就倒了


space123 wrote:
阿土伯今天真忙,一...(恕刪)




讓台新金吃掉彰銀

這個政府就不只被一個人罵了
當時台新現金卡倒了一堆,差點倒掉,只能想辦法吃彰銀美化財報.

sean1972 wrote:
當時台新現金卡倒了一...(恕刪)

我不否認私併公很過分
但一堆人不知道當時情況
就本末倒置真不知該說啥
感覺恩怨會越來越深...財政部會不會惱羞成怒???
也許明年大選前這件事就會落幕了....
大家公平公正一點來講,彰銀當時是有問題的,所以台新出了個業界認為很扯的天價.打敗其他的對手.

另外.台新在雙卡風暴(在此之前)也是很慘.最後則是在2009年金融海笑時.財政部有幫上一點忙.


序時來推:



雙卡時(台新很慘) 二次金改時(彰銀很慘) 金融海笑時(台新很慘)...後來..台新就慘到把金雞母 台証.賣掉了.

至於合併換股的誰是誰非.不予置評.


當時彰銀淨值都快歸零了, 更何況是公開招標, 台新金是出價最高才標下特別股的
第二名是淡馬錫, 如果當初是淡馬錫標下, 那張盛和有狗膽買委託書嗎? 真是笑話

一堆人根本搞不清狀況就是跟著藍營媒體的話亂扯, 如果訴訟財政部敗訴, 賠償金額不知道誰要出?
其實可以趁低買一些台新金賭一下明年選舉結果, 如果藍黨倒台, 綠黨的財政部承認當初發的公函, 台新金重新拿回經營權
那認列的損失就可以回沖

唉,一堆人不看財報只會道聽塗說
把假話講的快變成真的
以現在來往前推9年,應該是民國95年
彰化銀行在民國95年時每股盈餘還有2.18元(稅後)
台新金在民國95年前三季是每股盈餘是負0.91元(稅後)---相信包括第四季,全年度仍然是賠錢

台新金到96年也是賠錢,每股盈餘仍然是負
而彰化銀行95及96年連續二年都是賺錢有獲利
一家賠錢的台新金把一直有賺錢的彰銀給併下,這叫救了彰銀
某些人的投資學,我還真不懂

民國95年財報在下面
台新金95年前三季
https://www.taishinholdings.com.tw/upload/F35060500/fs_20090714110800_file1.pdf

彰化銀行95年全年度
https://www.chb.com.tw/wps/wcm/connect/web/resources/file/eb9a0e0837fb847/96Q4.pdf
阿土伯會不會吃飽太閒,什麼事都有他的份,可不可以不要再抱他的新聞,看了就討厭!
台新標下彰銀特別股是94年不是95年
彰銀在91年巨幅虧損7.2元, 逾放比幾乎超過10%
92-93小賺0.幾
94年又再大虧7.6元
經營績效也一直非常差, 從2000年到2005年, EPS均小於1元或是大賠

台新金是在94年8月簽約買下特別股, 而且是溢價45%, 花了365億元
當初是公開招標, 也就是如果台新金沒有高價搶標, 也會有其他人得標(第二高標是淡馬錫), 而彰銀拿到的現金只會更少
94年底彰銀淨值是764億, 如果再扣除台新金注資的365億, 其實淨值原來只應當剩399億, 根本就快不行了....
張盛和甚麼資產上兆小蝦米吃大鯨魚的狗屁話是在騙不懂的人, 銀行根本是買空賣空的產業, 上兆的資產當然也有上兆的負債

95年彰銀轉虧為盈已經是台新金在經營, 而且因為增資後體質改善, 逾放打消, 才慢慢步入正軌

台新金反而是在這之前獲利狀況都非常好, 到95年因為雙卡風暴被打到當年大賠, 而也因為投資彰銀花了很多錢
當初的壓力還非常的大
其實財政部現在反悔不讓台新併彰銀也是可以, 那就該當把365億吐出來還給台新, 否則不遵守當初招標公告, 又抱著錢不還, 這訴訟敗訴的機率其實不小, 法院只要傳林全來解釋當初財政部公函的效力, 張盛和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scwang0709 wrote:
讓台新金吃掉彰銀這...(恕刪)
Terry_65 wrote:台新標下彰銀特別股是94年不是95年 彰...(恕刪)



彰銀大賠那幾年是為打消大筆呆帳,直接在認列損失,讓體質更加好,若沒當時彰銀狠下心來,決意打消呆帳,就不會出現當時大家搶的要合併,更不會在95年開始連年賺錢

什麼94年底台新金入主,95年在台新金經營下就讓彰銀轉為賺錢

為何台新金連賠好幾年,卻不見神話般的經營用在台新金本身?有這麼神話般的經營能力,可列教科書做為典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