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C/NB:之前被平板吃掉的小筆電市場,應該是確定消失了。傳統PC/NB跟其他競爭者也只能比cp值,只能跟著景氣賺景氣財。
2.平板:平板山寨化加上大螢幕手機的普及,這一塊大概也快要消失了。現在要消費者會花七千以上買平板,消費者比較可能拿去買大螢幕手機,還可以講電話咧!
3.手機:宏碁手機有些品質不錯,但是就是量一直無法起來(原因不明...XD)。當初手機團隊是併購倚天來的,印象中倚天的手機也是評價不錯,但就是量很少,所以併入宏碁後,似乎還是維持這個模式。如果沒有走小米手機那種直接銷售的超低價模式的話,不是前五大品牌的手機,大概也很難被消費者接納。
4. 螢幕、投影機:中規中矩,也是跟著景氣賺景氣財,但不是家家都要買。
宏碁以前有漲的理由是『人人都要有個人電腦,甚至一台個人電腦加小筆電』的消費型態支持。但這種消費型態已經轉變成『人人都要有個人電腦,甚至一台個人電腦加平板』,到現在的『人人都要有可上網的智慧型手機,電腦可以共用,反正看信、檔案儲存都有免費的雲端服務』。
很可惜,宏碁的轉型並沒有跟上這個消費型態的轉變,雖然收購了倚天,強化行動業務,雖然方向正確,但結果卻還沒看到正向的結果。
一個只有硬體業務的宏碁,面對聯想、惠普、戴爾、華碩的競爭,除非在材料科技有革命性突破,不然大家都是AMD/INTEL+WINDOWS/CHROME,除了比CP值賺景氣財外,很難有突破性的股價。
施振榮回鍋之後,提出了『自建雲』這個新的方向策略,期待能夠替宏碁帶來新的業務收入,配合上物聯網時代的來臨,除了『端』的硬體業務外,也期待能夠在『雲』的服務創造一些業務收入。至於成效如何,就看今年股東會執行長怎麼說了?有興趣的股東也可以去參加股東會提問。
一個有軟有硬的宏碁,也許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
perryhs wrote:
宏碁現在損益兩平,...(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