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hinka wrote:菜籃族 菜籃族代表的是一股盲動的力量,就像對岸的陸大媽是等義的,通常這股力量最容易被各種不實消息引導,對價格產生錯誤的遐想或擔憂,而導致追高殺低的結果。通常股市最燦爛的煙火,就是由這一類的人捨身點燃。少了這一族盲動力量,好的方面來說是台灣比以前成熟了(所以股市名嘴解盤的沒落也在此),壞的來說,這是個熱不起來的灶子,也就沒有了更EASY的超額報酬,因為這已不是雞犬皆可升天的年代
120739289 wrote:自古大魚吃小魚是不可悖的自然法則,大戶法人吃散戶更是天經地義的道理,而散戶小魚若能生存其中,必然是以浮游生物為糧食,才得以苟延殘喘。而菜籃族以往就是專門為股市提供源源不絕養分與新血的浮游生物,試想這一次萬點若同以往被炒熱,那現在必然是鑼鼓齊奏的昇平氣象,有點想法的小魚,隨便也能吃到滿嘴的浮游生物,然後離開。...(恕刪) 菜籃族 (大戶坑殺) --> 自住沒差一族 (被房仲、投資客套利)沒散戶沒自住客股市祗剩大魚咬大魚 --> 房市等著多殺多
跟股票談戀愛 wrote:菜籃族還在阿 只是日漸式微 我去玉山證券刷本子還有看到帶電鍋便當保溫壺的老阿伯老阿嬤當年3,40歲以上的菜籃族婆婆媽媽 現在都當阿公阿嬤了1點半過後 就柱著拐杖互相攙扶著走出電梯回家 每天都如此阿你說現在的菜籃族.....都是小家庭 上市場的少了 90%都是大學畢業的少婦們也少有炒股的吧 有也都網路下單 軟體化觀念也不同時代不同了 菜籃族這名詞是我們的上一代專有名詞 菜藍族真的不見了,所謂的菜藍族不是真的提著菜籃,而是指那些完全不懂股票,但卻拿著大把大把鈔票進來股市的,什麼都不要講,就只講成交量就好了,以前的萬點每天成交量動不動就2000多億,高的話快3000億,現在的萬點大盤成交量平均就是一千多億,這其中還有不少是外資買的,外資都買什麼?當然是權指股,所以權指股都大漲,小型股的水位大概都在4000多點的價位游走,為什麼?因為以前所謂的菜籃族最喜歡這些飆股了,買股票的人走了,股價當然漲沒份,跌有份,一跌再跌..現在的上市家數比以前多的多,台股市值也比以前萬點多很多,但是成交金額為什麼只有以前萬點的一半都不到,真的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