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鋼VS大立光----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

劍神大大,
這兩家擺在一起比實在不恰當,
大立光建立的技術及規模門檻是世界級的,
全世界的光學產業不是沒有技術不亞於大立光的公司,
但再加上規模,產品線的整齊度,研發速度等,
連第二名都離他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在手機零件裡的重要性可與台積電相比,
剛好台灣股市裡有相似產業地位的公司大概也只有台積電了。
相形之下,
中鋼屬於內需型產業,
台灣內部的需求就限制了他的規模與發展,
自然不會有太好的報酬。
而且大立光財務結構健全,
賺的錢足夠拿來投資設備廠房及研發,
不增資不配股,
股本不增加只增加淨值,
如果資料沒錯三百多的淨值應該是台股第一名了,
跟中鋼這類早期拼命增資配股的公司比,
小股本的EPS優勢躺著幹也可以贏。
雖然大立光股價不會永遠這麼高,
市值或許某天會比中鋼低,
但要贏過那些幾百億的公司是輕而易舉!
回過頭來說,
只靠台灣市場,
是沒機會把中鋼養成世界級的鋼鐵廠,
那中鋼有機會自己跨出去嗎?
大立光是因為手機都是使用他的鏡頭,但是全世界只有他在製造鏡頭嗎?當日本與德國想要跨入此市場,他就玩完了,聯發科就是這樣被幹掉的,當手機廠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就表示這家公司已經玩完了…
中鋼在臺灣還是不可被撼動的,子公司也有不錯的獲利,當產業鏈被串聯在一起就會發揮很好的戰力,中鋼還是很有前景的

劍神路亞 wrote:
各位都知道鋼鐵為工...(恕刪)



台股上市八百五十八家公司總市值28兆

蘋果一家公司市值22.27兆



劍神路亞 wrote:
小弟從事鋼鐵業20...(恕刪)


不過只要經濟部一直在亂搞

中鋼很難有起色...
劍神路亞 wrote:
當股本13億多的大立光市值超越股本1500多億的中鋼
這意味著台灣科技產業即將泡沫?
還是
台灣傳統產業走進夕陽?...(恕刪)

APPLE不是目前美國市值最大? 但市值在NASDAQ指數的比重還沒IBM當年全盛時期高
只能說引領科技的產業,要能持續20~30年以上真的很難,IBM早已從PC轉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總有興衰輪替
好大膽的假設,小弟也來注意一下。


只愛BMW wrote:
以我看來3100元...(恕刪)
三子父 wrote:
劍神大大 您還有在上班喔? 可以退休了啦
請教您很無聊的兩點
1.這15年來 世界各國鋼鐵廠大幅擴廠,中鋼卻沒有大幅擴廠,其產量也從世界第八大(印象中1999年的資料)退居到現在大概15名以後
請教一下 如果外國的這些高階鋼品進口近來台灣,不會對中鋼產生競爭壓力嗎?可能要請您說明一下 中鋼的產品大概有哪些?出口的比例有多少?
2.中鋼不適合長期投資成為花農的對象嗎? 怎麼只看到您投資中華電信而已? 您應該是在后里那間鋼鐵廠上班吧?
小弟我雖然是同學 不過您早我好幾年頓悟了 初機號 已經退出股市了 我就是愛拍照大大 也存了許多銀行股 還是一句恭喜您 希望能多多發言 讓更多人能有更正確的投資觀念 別像我們以前把四大主力當成股市的代表。



小弟很想退休

但老闆不肯

目前訓練年輕的幹部

要退休可能等他們獨當一面吧


----------------------------------------------------------------------------------------------


閣下問題名為兩點

但既多且雜

中鋼的產品種類和出口的比例可以自己查

至於外國的這些高階鋼品進口來台灣

中鋼可以祭出反傾銷稅來因應

鋼鐵業是景氣循環產業(一個景氣來回通常10年到20年)

現在開始投資中鋼要有八年抗戰的心理準備

中鋼是台灣第一家使用電腦資訊管理的企業(1970年)

時至今日中鋼的管理和技術仍是台灣企業的標竿之一



去年台股站上8500點

小弟就把持股出清了(當然除了中華電信)

年紀大了已經不想在股市算計來算計去

現在就每年將中華電信股息再投入而已

劍神路亞 wrote:
各位都知道鋼鐵為工...(恕刪)


大立光等著被獵殺了,股價的高點通常是現在獲利創新高,前景展望佳的時候‧只是以前的金融股太陽能手機,現在換成鏡頭而已‧
v7934 wrote:
中鋼在臺灣還是不可...(恕刪)

中鋼對子公司的讓利做得不錯,
像中聯資之前還有041再抽成,
沒抽成之後獲利超棒,
所以要買就買子公司,
母公司就...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