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5768 wrote:群創Q1稅後0.87的確亮麗. 友達Q1稅後雖只有$0.54,若加計反托拉斯的一次性費用~25億,友達Q1稅後也許是 $0.77,也還算OK.
我軍16元,配息也比敵軍多0.2元,
現股價比敵軍多不到一元,
在笨的人,也要追我軍,(恕刪)
舊奇美留下龐大的6代線產能給群創,目前群創每季的面板總出貨面積,是遠比友達高(多了約30%),幸好 友達的ASP $512比群創的ASP $450高,營收才不致落後太多,
友達從去年底就不斷公告取得數億的機器設備,幫中科廠擴充產能,新產能不久後陸續開出,增加營收.預計2016年中完全開出.月投片量2.5萬至3萬片,整體產能增加5%,
反觀群創受制於鴻海的約定,將 LTPS線提前裝機,把8.5代擴充線資本支出,稍稍延後.
高雄路竹廠與鴻海共同合作的六代廠LTPS產線,預計今年8月裝機,年底試產,明年第1季小量出貨,6代線LTPS產線初期產能規畫為月產2.3-2.4萬片玻璃基板。
高雄路竹廠8.5代產能擴充,預估可在今年第四季試產, 明年第3季看到成效,預估月增出貨量為4萬片玻璃基板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群創在2013 Q3~2014 Q1 虧損時,拉高存貨,雖然犧牲了當時的毛利率,先蹲後跳,讓其在2014旺季時把存貨轉成出貨,增加營收和毛利率.
友達在2015/Q1的存貨水準約 380億 ,和去年同期差不多. 群創 2015/Q1 拚現金還債, 存貨只剩 333億,存貨低有好有壞,好處是當季毛利率提升,壞處時,今年旺季時,可能就沒有存貨可以衝營收和毛利率了.
群創今年的資本額是995億,小幅超越友達的962億,~3.4%. 代表群創今年要稍微努力一點點.
群創8.5代線可能在2016年初,就折舊完畢了, 友達的8.5代線折舊完畢時間,可能要晚一些,拖到2016年底.另外,友達投資的子公司太多,部分如太陽能廠,台灣凸板等公司獲利不佳.
kiki5768 wrote:你多慮了,無論後勢如何,相信你會堅持下去,短期絕不會賣群創的! 就算今年1月中,友達漲到$19.1,比群創多了約$2,也沒聽說你要賣出1張群創.
如果賺比友達多錢,股價是和友達一樣,
就不值得我一直抱群創,
群創就會全賣出來。.(恕刪)

kiki5768 wrote:明年LTPS要量產出來,很難。我前文提到友達"中科廠"新增的機器設備是指 台灣中科的8.5代,非指崑山的LTPS產能. 友達LTPS產能好像得等到2016年下半年.
LTPS主要是apple iphone , LG G3 小米、華為、Oppo、聯想、步步高...,各家的高價手機在使用,三星S系列用的是AMOLED.
現在市面上,熱賣的中階機種,例如 asus zenfone 6, HTC desire 820,可能不是使用 LTPS.
想拿到apple的LTPS 大訂單,認證可能要花個一年半載 ,友達經營層或許是認為,LTPS 產能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現階段就是,雙虎股價連動
我甚至懷疑操盤手都是同一組人馬,才會同進同退
通常公司派【董監、大股東】未必有操盤能力,通常會尋求有能力有資金的操盤者
操盤者背後必有金主,由公司派轉讓籌碼,操盤者吃進部分現貨
拉抬股價幫公司派出貨,談定出貨價格收取傭金,或自己作價差
依約定價格及出貨張數,價格越高,張數越多,抽成比例各不相同
公司派負責配合發消息,做財報,操盤者搭配合作投顧或媒體,這些集團就是主力
所以消息面、基本面,技術面都是由主力操控,只有量價是用錢堆出來的,都是主力成本
兩位何苦為了一些消息面爭得面紅耳赤
我們只需觀察主力想做價到何處,觀察是否出貨,何時該走
和和氣氣的討論分享如何賺錢,豈不美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