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李嘉誠賣樓背後的兩本帳冊(理財)


CompleteJerk wrote:
您是說投資陸股的人...(恕刪)


凤凰财经讯 2015年巴菲特伯克希尔股东大会5月1日-3日举行,凤凰财经全程直播。

一位中国投资者提问道:价值投资是否只针对发达市场?是否适用于过去十几个月翻了两倍的A股。

巴菲特说,投资不局限各国。在中国,印度,德国,都是可以运用价值投资理念。我认为股票上下起伏是对我有利的。中国投资者承担风险能力很强。中国股票如果很火,会变得和硅谷一样,但是中国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炒作比较好。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身边投资者情绪变动很大,也许能赚到钱,但这并不是好事。人类行为永远是不会变的。如果你能冷静变得理智,控制自己情绪,把股票当自己的业务。中国股市投机行为更大,但这里有很多商机,波动也大。芒格说,这里正负机会很多。这种波动,对中国其实是有损失的。(凤凰财经特约记者张璐,奥马哈报道)


小弟也是再跟 諸位投資前輩 學習中
只是看到happy大大 前輩發表的文章 所以有感而發
在此留言也只是為了日後驗證現在的發言是否正確客觀
陸股現在經歷錢淹腳目的時代
任何"可能"與"不可能"都不一定會適合陸股現況
但是小弟不會去跟......因為小弟是保守型投資者

CompleteJerk wrote:
您是說投資陸股的人...(恕刪)


誰知道李嘉誠賣樓的錢,有沒有趁勢投入A股?

搞不好他一年前就得知中國政府要拉股市的消息了!



happywork wrote:
很多人很喜歡

...(恕刪)

一本外帳 一本內帳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happywork wrote:
2008年金融海嘯那次,美國有一檔股票,當天市價還在20元,結果私下有1/4的股權轉讓,價格卻是2.4元。2.4元是大戶認定的價值。20元是市場追逐出來的價格。
那為何不在市場賣出20元,卻要私下賣2.4元?
因為當時成交量很小,根本就不能大量的公開賣。賣了的話,不但均價更低,還會造成市場恐慌,大家都受害。由此可知,同一檔股票在大戶的眼中的「價值」和在散戶的眼中的「價格」是不同的,而且還差蠻多的。



感謝分享~
是李嘉誠親口告訴你說房市漲幅已經夠多了, 所以他要脫手?

有個未經李嘉誠親口證實的八卦小道消息: 李嘉誠知道肥佬黎正密謀籌畫煽動民粹, 顛覆香港政府, 香港經濟會受到影響, 中國與香港關係會陷入緊張, 所以把資金撤出香港


確實後來香港發生的眾多事情, 我們要佩服李嘉誠真的撤得是時候, 有錢人消息之靈通真是厲害
crab69 wrote:
是李嘉誠親口告訴你說房市漲幅已經夠多了, 所以他要脫手?

有個未經李嘉誠親口證實的八卦小道消息: 李嘉誠知道肥佬黎正密謀籌畫煽動民粹, 顛覆香港政府, 香港經濟會受到影響, 中國與香港關係會陷入緊張, 所以把資金撤出香港

確實後來香港發生的眾多事情, 我們要佩服李嘉誠真的撤得是時候, 有錢人消息之靈通真是厲害

happywork wrote:
李嘉誠之前為何大舉賣樓?香港房價還在漲,為何要賣?追求價格的觀點,在漲勢中出脫,十足是傻瓜?.......

我文內並沒有說香港房價漲夠了,也沒說是李嘉誠認為漲夠了。

說不定香港還能漲一倍,只是他認為目前從香港移往英國較划算,所以他確實這樣做了。
前面兄臺提到香港的例子, 窮人和富人觀念就已經太多了就算資訊對等解讀出來的也大不相同. 當富人撤出香港的時候, 窮人還在為自己製造出來的困局沾沾自喜. 當危機出現時, 富人看到價值浮現, 窮人卻是落入義憤填膺自認不公不義的民粹輪迴. 富人深知資本主義社會下經濟力才是王道, 窮人還在仇富鬥爭中自許未來.

光是對於資訊的解讀都已經是南轅北轍的差異, 就算是給予對等的資訊速度與內容又能如何呢?

happywork wrote:
很多人很喜歡引用科...(恕刪)

happywork wrote:
很多人很喜歡引用科...(恕刪)


觀點蠻不錯的

happywork wrote:
2008年金融海嘯那次,美國有一檔股票,當天市價還在20元,結果私下有1/4的股權轉讓,價格卻是2.4元。2.4元是大戶認定的價值。20元是市場追逐出來的價格。
那為何不在市場賣出20元,卻要私下賣2.4元?
因為當時成交量很小,根本就不能大量的公開賣。賣了的話,不但均價更低,還會造成市場恐慌,大家都受害。由此可知,同一檔股票在大戶的眼中的「價值」和在散戶的眼中的「價格」是不同的,而且還差蠻多的。


這個其實很重要,成交量很小的成交價常常不具備太高的實質意義,真要把那麼多量賣在那樣高價常常是不可能的,這不光發生在股市,房市更如此,流動性、變現性一直都是投資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很多有錢人的賺錢背後,不是這麼簡單。大家都聽過的答案就不是答案。

什麼叫 "繁榮的經濟" ,不是大家都有1億台幣就是答案。
而是大家努力工作生產商品或服務,大家去消費,形成一個經濟的活動
有少部份人,用很多方式,榨乾一個地區的經濟,等到大家為了買房苦哈哈時,
他就跑了,然後那一個地區很人,一輩子辛苦就為了小房....

這是有錢人另一個背後...

要有持續的,豐富的,商回或是服務。否則金錢本身沒有價值。而土地,房子,就是
生產經濟命脈的地基。把地基都炒高,最後苦的還是那 90%以上的人。

政府都知道,只是騎虎難下。
我們也知道,只是不想面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