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定存股的迷思


Old Brother wrote:
台灣可稱的上定存股的, 我認為只有天然氣公司了


這可難說,若有個地震或災變,可能連公司都賠掉了!

沒什麼是一定的,雞蛋還是分開放的好。
少說多做~少吃多動
我覺得樓主是太完美主義了,投資之神巴菲特加上手下眾多研究人員的分析報告,仍然無法百分之百的在每一檔投資標的上獲利,更不用說我等凡夫俗子了。完美的存股標的原本就不存在,所以就不用為難自己了,長期穩定的存股獲利來自於"配置",也就是投資組合,定期檢視與調整,當欲求一完美標的而不可得時,也無須因噎廢食,用幾檔沒那麼完美的標的組合來提高勝率即可。

至於獲利,單看價格意義並不大,因為不賣都是帳面上的而已,也不用時常去關注它。存股的獲利來源有二:一是股利,二是複利效果,股利是公司營運獲利給股東的報酬,複利效果則是獲利再投入,股利假如公司營運成長就會增加(反之則減少),而複利效果則是要長期累積才看得出來,所以存股之所以要長期原因在此。
e大見解, 深表同感~
其實會想買定存股者, 大部分都厭倦了短線殺進殺出的股市生活~

長線+穩定配息+複利 才是股市獲利及生存之道~

ejan1969 wrote:
我覺得樓主是太完美主...(恕刪)


不懂你的完美主義?
我文章第一點說的很清楚, 點位和大盤趨勢是最重要的, 現在9000點以上買定存股根本就是.

而且本來就是要檢查手中的持股, 尤其是財報更是要注意, 18以下買大台北是一種定存股的說法而已, 當初我建議我朋友買18以下大台北是因為朋友是公教人員, 已退休又不懂股市, 但我個人當初是沒有買畢竟投報率太低, 我們沒有大部位幾億元操作要短進短出短線賺個10~20%其實難度不高.
現在手上現金部位比較大了, 當然若是18以下我會考慮小部位配置.

Old Brother wrote:
點位和大盤趨勢是最重要的
這是事後論,而且是用show hand的方式去計算的,問題是沒人知道那個點是高,那個點是低,而且存股也不是一次性的壓身家,通常都是定期持續買進的,從9000點開始買跟從5000點開始買差異大嗎?我覺得是差不多,9000點可能一直買到5000點,而5000點可能一直買到9000點,持股成本是差不多的。

存定存股的第一大忌就是一次show hand(第二是單壓一檔),這樣買跟賭博無異,存股靠的是長時間持續的買入,以及配息再買入,用這樣的方式來平均成本,就不用管指數高低了。

ejan1969 wrote:
這是事後論,而且是用...(恕刪)


是事後論沒錯, 不過我不認為從9000點買到5000點和5000點買到9000點結果會差不多.

每個人操作方法不同, 你如果覺得好就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