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 研發中心技術在台灣,然後再大陸開工廠產出.是不是就等同免關稅?就像豐泰(寶成)逼台灣轉型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同時會面臨失業率升高.應該要想B計畫不要天天威脅民眾,讓服貿不審就過關.我覺得過不過關的條件不是民意,是兩黨利益條件交換....
曾銘宗一直想拿掉大戶條款,只是以他的職位來講, 那是沒辦法拿掉的.不過有空去看看曾銘宗跟杜紫軍的說明吧.ECFA早收清單部分, 出口提升的幅度大於未列入早收清單的.ECFA 只有早收清單過, 其他大半沒列入早收清單, 效益當然出來的不明顯.服貿或貨貿才是ECFA的主菜.拒吃主菜, 再喊肚子餓, 砲轟菜不好吃.真是奇哉怪哉.
williamP wrote:台股以大漲突破盤整.站上季線來回應 估計選前到過年都會漲或不跌.台灣中小企業真正被中韓FTA傷到的時間,最快也是中韓FTA簽過, 部分立即開始降稅的產業,要看的出來也是第一季財報的事.外資大股東頂多過年後二三月布好空單, 再賣股票就好.不過後年還會大選, 大選前應該還會上漲一波, 所以跌不到哪裡去.應該注意的是2016以後, 真正發酵的時候.公司競爭力要成長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ebola01 wrote:曾銘宗:中韓FTA後...(恕刪) 基本上感覺政府一再在這個話題打轉每次只會用"利大於弊"回應,不簽會怎樣怎樣但是一個黑箱不透明式依這幾年案例實在很令人不擔心最後又是爽到財團及特定人士
真的嗎!?以前學生時代的標準作文一定是這樣寫的雖然在中共的打壓下, 但在政府的領導與全民努力, 我們依然創造出可觀的台灣經濟奇蹟現在怎麼變成不對中共搖尾乞憐就是反商反發展?說到底只是每天擺爛不作事, 每天指責在野黨就可以領八年薪水加終身俸還好我除了證交稅, 已經不用繳稅去養這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