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投資人的想法好像是注重在股市比較多?

我想,我會有興趣,但是礙於我個人蒐集資訊的能力不足,我會傾向於挹注資金在我至少能掌握到訊息的市場,如此進出無論盈虧,總是有憑有據。

比較不需要消息面的造市資訊,我會希望是偏向於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分析資訊,然而我自己在面對陌生市場時,能免費取得的資訊十分有限,以技術面來說也僅是幾種較爲常見的指標(K、MACD、KD、RSI...etc)而已,一些比較有趨勢指向性的指標則付之闕如,由於我喜做波段,這是我會比較戒慎恐懼的地方。
https://linktr.ee/Feng_Jen_Wu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股債應該雙頭做才對,只是很少看投資人在市場變動時多空一起考量一起做


台灣人大多不懂投資理財...不懂,怎麼做???

大多人都把投機當投資....投機幾乎成全民運動.....

或是把保障當投資???? 然後去猛算IRR????

怪哉....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每天從鉅亨,Stoc...(恕刪)

問題一堆

花旗自己的網站:

收費標準
■ 通路服務費: 最高不超過票面金額2%(內含於債券申購價格中,不另向客戶收取) ,但僅供專業投資人投資之初級市場債券,通路服務費請詳各產品說明書之記載。
■ 配息手續費:固定配息債券每年約為票面金額x 0.1%,可贖回債券每年約為票面金額x 0.2%。
■ 提前贖回手續費(僅限於投資人在到期日前提早贖回):1.25%,若投資人申購可贖回債券,而當發行機構行使強制贖回權利時,則不另收提前贖回手續費。 * 各類外國債券申購手續費費率、通路服務費、最低申購金額及最低提前贖回面額,將視實際狀況而可能有所調整,投資前應詳閱產品說明書。
*各類外國債券申購手續費費率、通路服務費、最低申購金額及最低提前贖回面額,將視實際狀況而可能有所調整,投資前應詳閱產品說明書。


債券利率一年有 3% ~ 6%,買進贖回就被花旗收走 2% 及 1.25%,配息還要再收手續費。這樣投資划算嗎?
http://phecda.blogspot.com
已將內容補回主題之下請查閱麻煩了謝謝...........
還好我 投資學 遇到 對的老師

不然 ... 真的會搞錯 債 這個東東 @@

債券,不管叫做 公債,或公司債

例如說

發行 10 萬元 一年期 債券 時

就已經決定好 利率,或說是 報酬率 了

我們 買 的時候 , 如果花 10 萬,那就是 利率 0 ( 報酬率 0 )

所以,若用 99128 元 買 10 萬元 一年期 債券

一年到期,就是 拿回 10 萬

此時 利率 是多少 ... 自己算

這一題 投資學 必考

至於說 要 三個月、六個月 就將 一年期 的 債券 拿回來

那就以 剛剛算出來的利率 逆推回去,不會拿回 足 10 萬元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所謂 股債平衡

例如 我買 兩張 0050,買個 1 份 10 萬元的小額公債

大概就 股債平衡了吧

0050 會有價格風險,賣出時 不知道會收回多少資金

但是,例如就用 舉例的 99128 買 10 萬元 一年期 債券,收回固定的 10 萬

可能 下個年度 用 99129 買、再下年度 99130 ...

債券這部份,每年收回的資金就是 固定 10 萬

這個叫 股債平衡,謝謝

ps:

這裡 舉例的 0050 也只是舉例

所以不要問 舉例的 0050 是不是 50 元買的

就算是 兩張 65 元的 0050,搭配 1 份 10 萬元 一年期 公債

我也覺得 夠平衡 了

啊 如果 還要 股 7 債 3 自己算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還好我 投資學 遇到...(恕刪)


你那種根高評等債劵不同吧= = 看你說法好像更像是一種零息債劵

你說的那種更是一種簡單的....叫zero bond,,,沒有所謂票面利率 你的只有到期直利率而已 肯定折價發行 一年到給面額價錢?你的票面利率在那裡?我們一直在說的都不是零息債劵的性質 您怎用他來相比

只有零息債劵那種才會像你說的那樣子...有殖利率跟價格的債劵您自己看會不會變化 你拿簡單的零息債來說其它債 有點怪阿....零息債劵很多人應該也會吧

小弟投資學也遇到了好的老師,我也有債劵人員跟高業跟cfa1的證照阿...一年期零息債劵不是在高評債劵內吧水雲大也不能用來跟超過1年的債劵相比...市面上也很少零息債

並且主題從開始到現在都是在討論高評等債劵
舉例的 99128 的話

100000 - 99128 = 872

872 / 100000 = 0.00872

872 / 99128 = 0.00879

舉例的 票面利率為 0.872 %

舉例的 實質利率為 0.879 %

舉的例 有點低的感覺

總之

如果 投資人 弄懂了 債券商品 的

價格風險、利率風險 相關因素

投資人自會分配 股債 比

投資人如果覺得 債券商品 的 利率風險 的 不確定因素 實在過於複雜
自然就不會選擇 此種商品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像約這兩個禮拜來、債劵利率暴跌(債劵價格狂升),對應美股從17000點落到16000點左右,在星期五時回到16380點(恕刪)


您要說的其實是下面這張圖的走勢吧?



我自己的觀點:

如果股跟債買的都是其"本身"(我指的是"純指數" 非股債基金或個股)

那的確是可以用其相反走勢來做獲利

但如果其中一個變成高收益債券"基金"(樓主提的什麼什麼評等的其實就是"基金")

那就不用想要靠相反走勢撈錢了

因為誠如erskine網友所說的 獲利都被高%成本吃光了...

債券要賺錢最好還是就殖利率去做價格的價差

或者真有"遠"光看準時機去找管道買真正的債券

基金... 還是不推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