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季線真的有魔力嗎?

ayz847 wrote:
必備裝備?不一定吧?...(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
那你玩股票都靠什麼玩?

基本面?技術面?都不是的話那是什麼?可否說出來讓我增加新知識?

---------------------------

贊成10樓的看法
線圖人人會看
只是大家看法不一樣

就好像下棋
我也會下棋,我堂弟也會下棋
問題是我每次下棋都輸他

技術分析沒用?
是功力的差別吧

----------------------

借一下8樓的美律
注意看3月20日第一次碰觸季線還會反彈
那是因為季線還上揚
4月15日第一次碰到半年線還會反彈
那是因為半年線還上揚
只要盤整到季線半年線向下,就等著測試年線
現在快碰到年線又反彈了....

就我個人的看法,他會利用年線做出大約一至二個月的反彈震盪。
想搶反彈可以,但手腳要快。至於再來會怎樣,你可以自己試著沙盤推演。

[以上純屬猜測,若有投資盈虧自負]
----------------------------

我比較好奇的是
那你玩股票都靠什麼玩?

基本面?技術面?都不是的話那是什麼?
可否順便用你的方法探討一下美律讓我增長見聞?


今日台股盤中大跌百點,但利空測底後,守住季線
華亞科開盤近乎跳水跌停,但破季線後空單迅速回
補,低接買盤不斷~
------------------------------

不只季線,月線、半年線、年線也有這種效果
第一次碰到有些人敢下場搶反彈,通常也不太危險
反彈以後第二次再碰到最好不要搶反彈
看戲會比較安全

通常一再測試各均線就必須警戒
如果股價反覆反彈碰到某一條均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長達數次以上而不跌破
就可以觀察是否有起漲訊號
但這說來話長我不說了

[以上純屬猜測,若有投資盈虧自負]


東民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那你玩股票都靠什麼玩?...(恕刪)

技術分析只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
如果你覺得有用,那就繼續使用也無妨。高興就好!

(A)我的朋友,從年輕時候開始,每逢領到獎金(不管是考績、過年、過節、績效、...),一定在領到的當天買進台塑、南亞、台化。(買進的時候完全不看移動均線、k線型態、成交量...等等)。迄今完全沒賣出過。現在,光是現金股利,他每年領到八、九十萬台幣。這也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

(B)另一個朋友,他把生活費以外的資產,以股六債四的比例配置。股票部份買0050,債券部分放定存及債券基金。每半年檢視一次,若偏離六四比例,則調整之。即,股值高於六,賣股買債;低於六,賣債買股。多年下來,也是活得好好的。也就是說,它買賣股票的時候,也完全不看移動均線、k線型態、成交量...等等,只看自己的股債比例是否偏離目標。這也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

自古以來,摸大象的方法很多,並不是摸大腿才是摸大象。總而言之,
技術分析只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
如果你覺得有用,那就繼續使用也無妨。高興就好!






去看目前的德國指數就知道了
第一次跌到季線後反彈
知後要跌回季線後反彈
第三次再跌回季線就稱不住狂跌

目前是空方勢所以不要去看支撐
所以王力宏 才出一首歌

唯一


技術 你就是我的唯一~~~獨自對這電話說 ...愛你 ...真的愛你
均線有用嗎?


祖傳祕方治好100人,不過沒告訴你有300人吃了還是死。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大家說的都不錯
只不過歐美可沒有黑手控盤
所以在台灣技術分析會失真一些
(A)我的朋友,從年輕時候開始,每逢領到獎金(不管是考績、過年、過節、績效、...),一定在領到的當天買進台塑、南亞、台化。(買進的時候完全不看移動均線、k線型態、成交量...等等)。迄今完全沒賣出過。現在,光是現金股利,他每年領到八、九十萬台幣。這也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
-----------------------------------------------------

有趣
假設你朋友股息領85萬股息,在假設每年配4元的股息
那你朋友必須持有212張台塑股票
因為他不看線圖隨意買,那算他均價每張65000元
那他投入成本一千三百八十萬
假設他現年50歲,22歲當完兵馬上開始賺錢,共賺28年
13800000除以28等於49萬
你朋友獎金每年有49萬,平均每月4萬

注意你上面寫的是每年的獎金而不是薪水
薪水要拿來養小孩

佩服佩服

-------------------------------------------------------

(B)另一個朋友,他把生活費以外的資產,以股六債四的比例配置。股票部份買0050,債券部分放定存及債券基金。每半年檢視一次,若偏離六四比例,則調整之。即,股值高於六,賣股買債;低於六,賣債買股。多年下來,也是活得好好的。也就是說,它買賣股票的時候,也完全不看移動均線、k線型態、成交量...等等,只看自己的股債比例是否偏離目標。這也是玩股票的方法之一。

--------------------------------------------------------

老婆催我要外出,不寫了
我覺得你好像把smart雜誌的理論搬上來了

季線不是有魔力 他不代表一定是支撐或是壓力 專業的法人或投資者會很看重這條均線

前面有人碉堡的描述很傳神 測到季線通常已經是中線的多空決戰點

如果這是空頭 表示已經發展到中空以上的程度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沒有
別被騙了
只有季線值*1.05才有魔力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