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太陽能股初判,該怎麼辦,苦惱。

太陽能強啊!
一堆底部都打出來了
便宜時不買,要等到利多滿天飛在來追嗎?
受不了就塊陶吧! 股價會漲會跌不就都是那樣嗎?
這族群一直都是領先大盤的,也是和DRAM一樣,國外政策的犧牲品,
我一直有個感覺,就是這根本就是烏龍,
目的是藉由政策的干擾來影響市場,最終判決有機會和DRAM一樣是0%
至於有沒有人會把利空當成利多的就有很多種說法了
諸如, 最大的利空就是漲太多了或是利空不跌,利多就是利空etc.
市場的浮額清光了,自然就會漲了

以上是情緒性的和一廂情願的思考,
最終還是要以市場機制為主,機械式的停損停利為輔
市場是嚴峻的,請自行思考後再做決定
當然是大跌囉....
至少會一直影響到明年年初的終判
原本就在等中美晶,跟茂迪大跌
現在果然可以慢慢看,等融資掛得差不多了
在考慮是否進場
Randyyao wrote:
根據新雙反的初判,請...(恕刪)


時間問題,要有低檔攤平的準備,長期來看底型打底確立。

兩個問題

1.放棄美國市場(不太可能)

2.第三地生產避稅(3產品-2產地原則)

正確的稅率要等到12月公布,廠商還有時間應對

但利空絕對是會反應股價

或許利空出盡也說不定

美國如果一直出此爛招數來打貿易戰,最後必將自食惡果
原本預估15~20%,結果卻超過高標20%....
太陽能應該短線會很辛苦...
vikingmsi wrote:
炫哥好像說八月太陽能就雨過天晴了?

.(恕刪)



最好是這樣拉

不負責猜測 太陽能電池廠中線至少跌兩成
今日新聞

業者說沒差啦

下禮拜大戶怎麼出貨

當然是大漲

怎麼感覺毛毛的









短時間先避開吧

我想下週應該會直接開跌停
跌破眼鏡! 新雙反台灣稅率高達35.89% 太陽能廠「沒在怕」
2014/07/27 12:56 鉅亨網

各界注目的美國新雙反稅率初判今天凌晨出爐,台灣的稅率高達35.89%,超出原先預期的25%。但台灣廠商普遍認為「沒在怕」,早已透過「32原則」規避課稅,或是將業務從美國轉單至其它國家,認為初判結果會有影響但並不大。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台灣產製的太陽能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今天(26日)凌晨做出初判,認定存在傾銷行為。

據了解,這一次台灣被課徵反傾銷稅35.89%,在中國崑山有設廠的茂迪 (6244) 被課徵的稅率高達44.18%,昱晶 (3514) 被課徵27.59%。

至於中國太陽能業者,一口氣被課徵165.04%,遠遠高出台灣的35.89%。

對於這一次台灣被課徵35.89%的稅率,高出原本台灣業界預估的20%至25%,部分人士直呼「有點跌破眼鏡」,但早已有因應之道,所以普遍認為,初判結果對台灣會有影響但並不大。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新日光 (3576) 執行長洪傳獻表示,初判結果難免會有一點影響,但各家公司可以根據「32原則」找適合自己的方法避稅。此外,美國只占全球太陽能市場的20%,比例不大,台灣業者可以將業務轉單至日本、歐洲等地區。

所謂的「32原則」,是指兩岸外銷到美國的3項太陽能產品(矽晶圓、太陽能電池、模組),若其中有2項的產地來自兩岸,就要按照特定稅率課徵。台灣業者的因應方式是,在零關稅的第三產地國設廠,再外銷至美國,規避課稅。

台灣被課徵最高稅率的茂迪,對初判結果暫時沒有評論。

美國商務部下重手,對台灣祭出高於預期的35.89%稅率,有不願具名的業者指出,其實稅率的高低並不重要,中國業者這一次被課徵165.04%的高稅率,稅率成本暴增,這對台灣非常有利。

這位業者還說,台灣廠商早已準備透過第三產地國規避課稅,或是轉單至其它國家,但會因此面臨3個月的調整期。
太陽能慘業,比起Dram,面板,真是有過之無不及!下一個會是LED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