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台灣有"顧問業"嗎?

所謂的顧問...就是把 simple things 打散, 造成 chaos, 然後再從混亂中整理出秩序, 並從中獲利...

這個是一個在 IBx 公司做顧問的朋友跟我說的
有的

但是顧問業對企業的服務內容可分為對內或對外

所謂對外
就是提供企業輔導,
使該企業取得某些外部認證資格(如ISO等等)
符合當地法令需求(如政府通過的某些企業內控要求法案)
或是股票公開發行資格等
前面網友提到的 勤業(deloitte)、安候(KPMG)、資誠(PWC)、致遠(EY)
這些會計師事務所開的顧問公司就做了不少這類型的顧問生意


所謂對內
就是和外部法規等因素無關,
純粹是企業想要提升內部競爭力,或對外發展跨足海外或不同領域(幫人DD....etc)
自己跑去找顧問來做評估及改善(也就是最常被大家訕笑的那種)
前面版主提到的Mckinsey, BCG就是靠這個賺很多錢

至於為何台灣好像沒有像Mckinsey那麼大規模的顧問公司?
我個人以為可以用"風水師"這個職業來說明:

風水師要年收上千萬破億變成世界知名
請問靠每天拚命幫人到處看地看房賺的到那麼多嗎?
(拚命可以賺不少,但不會變賺超級多--其實台灣還是有不少像McKinsey的顧問公司,只是規模小)
要成為超級風水師,一定是你是"台塑御用的"或是"郭台銘御用的"或至少是"王菲御用的"
如此看來
台灣的超級大企業不是沒有,但還不夠多
而過去十多年來超級大企業美國比比皆是,養得出McKinsey等國際知名顧問公司也就理所當然了
claymore107 wrote:
有的但是顧問業對企業...(恕刪)


Thanks.

請問大大覺得台灣顧問業很少,主因是 "心態" 還是 "規模" ?


都不是吧

我猜主因是沒市場

沒市場,那一年開工不到幾次

這種賠錢的生意誰要做?

俗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幹。


Thanks.

請問大大覺得台灣顧問業很少,主因是 "心態" 還是 "規模" ?
blockquote>
這跟台灣主要是中小企業為主也有關.

小公司老闆寧可自己規劃也不願意花幾十到幾百萬請顧問規劃.

大公司則是習慣把顧問型經營人才納入像是總經理室, 所以需求真的較少.

有機會用到顧問大都是真的很陌生的投資型態, 環境, 或是跨國投資, 設廠類的吧.


我倒是知道有位認識的人是做行銷顧問 - 包含開發新的觀光點, 設施採購,造景規劃, etc.

現在國外法律系的很流行唸商法 (搞併購),輔修財儈, 未來出入就是一個"錢多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