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豐電為了這個動作應該佈局已久,買地蓋新大樓應該也是為了這個理由,不過我看了一下台灣數位寬頻的營運,基本上經營績效跟大豐電差不多,兩者合併就是把規模擴大而已,也談不上成長,畢竟月費也不可能漲,用戶也不會有新增的了,真正可能的成長應該是來自寬頻上網,這部分難度頗大,因為既有的競爭者固網業者太強了,我想合併完後,獲利增加但是股本也增加,EPS應該還是差不多。
大豐電還是個定存股的好標的,只是我賺太多了,逢高調節減碼換股而已,等明年後一切底定(可轉債、購併、費用),我還會再重新評估的。
灰狼01 wrote:
轉換債對小股東是好是壞,立場不同,但對小股東而言應是不公平的,承銷過程及每單位門檻就是。
銀行三年期的定存利率1.425%,保本保息,
中途隨時可以解約,不但保本,還有些利息可領.
一張可轉債10萬元,年息只有區區1.9%, 鎖定三年...
如果要提早脫手,還要在公開市場極低的成交量下,可能以虧損本金方式離場.
這樣的發行條件,就算讓股東無限承購,
我個人是認為不會有小股東想要,因此不會有所謂的不公平.
至於門檻, 一張普通股市價5萬多元, 一張可轉債10萬元(總價不到兩張普通股的價錢),
對於小股東來說,會是很高的門檻嗎?
如果10萬元會是高門檻,恐怕也做不了大豐電視的小股東,最多只能買一張.
灰狼01 wrote:
查一下6184跟"台灣數位寬頻"是同一負責人,各位認為會有甚麼問題該考慮?
以小股東的立場,我會趁現在股價先退出。。
不是只有大豐電視是這樣,多數地區都是這樣,長年都是如此,這是一個常態.
台灣數位也一樣是大豐電視的大股東.
我所住的區域這裡,兩家有線電視公司的地址在同一棟樓的不同樓層.
同一組服務員為兩家不同公司裝機.
過去NCC規定同一區域要有兩家有線電視服務商,要有競爭.
然而,同一區域的兩家公司互相投資,大家共同經營同一區域,利益共生.
但是依NCC規定,大豐電視不可獨資擁有在同一區域營運的台灣數位寬頻.
現在法令放寬,可跨區經營,不限家數,原區域會有新的公司進來競爭,
該區域不再只有大豐與台灣數位.
因此,新的法令規定造成了新的環境,大豐電視可以同時獨資擁有大豐電視與台灣數位.
我是覺得以大豐電視的低負債比,董監持股的高比率,從不向小股東伸手要錢,年年派息,
它是會想把公司做好,經營層的利益是與小股東們綁在一起.
我覺得不要以一般不同公司的購併來看. 我個人認為它們原本就是同一個團隊.
名義大豐電視與台灣數位,本來就是在同一區域營運,互相投資,互為對方大股東,
近乎同一套人馬.
過去法令不准,現在只是法令開放,透過合併,做一個整合而已.
不再需要找會計師做兩套帳本,營運規模大了以後,與頻道商議價籌碼多一些,成本節省更多.
不過,它的缺點就是成交量極小,股票都鎖在大股東與投資人手上.
合併所增發的5.8萬張新股,我個人也認為只是回到原投資團隊大股東手中,
不會流入公開市場賣出.
ejan1969 wrote:
假如照樓上灰狼大所說,這兩家第四台基本上就是同一批人,那吃下可轉債的很有可能是大股東,那到期會不會轉換呢?我覺得可能性很大
我不知道可轉債在誰的手中.
可轉債對外發行,散戶也可以買,每天也都有個位數的張數掛進買賣,這些全都是散戶.
如果覺得有賺頭,今天沒有成交量,不過最低賣盤是104.85(104850)元就可以買到5張.
但公司已經是大股東以壓倒性多數的股權在控制,
它又何必再透過可轉債增加這樣一批持股呢?
公司股票面額10元,淨值不到22元,
你是擔心大股東以一股68.15元的價錢,向自己控制的公司買入市價只要50.5元的股份嗎?
這樣一來,這本帳我還真算不來,大股東在公司的權益有增加嗎?
大股東就好像是做慈善事業一樣,把自己私人的錢無償捐給公司,
小股東應該大喜與高興才是.
原本的12億元是負債,一下子以68.15元的價格換成普通股,
公司帳上的資本公積會多好幾億元,淨值會大升. 噗!

ejan1969 wrote:
可轉債的特性在於債可以轉成股,而這裡面就提供有心人上下其手的空間,譬如說引進特定資金來稀釋原始股東的權益
公司有壓倒性多數的大股東如果要增加自己在公司的利益,何必這樣麻煩要弄什麼可轉債呢?
它就會辦現金增資,以低於市價的方式,認購新的現金增資股就好了啊!
連你都說你覺得現金增資好過發行可轉債,不是嗎?
大股東更喜歡,它是最大股東,可以認購數最多,小股東認購的少.
甚至有的小股東沒錢認購,大股東也可以吃下來,這樣才有達到增加自己權益的目的.
再不然,更狠一點,就是弄一個私募.
自行洽特定人,自己弄一個新的投資公司,以面額10元去向公司認購新股.
這樣才有賺到錢,以極低價格來增持自己的權益.
以極低價購新股,增加自己權益的大股東,攤薄小股東的情況所在多有.
但以離譜的高價,透過可轉債向自己控制的公司認購新股,把自己的錢注入公司,
提升小股東的權益,這樣犧牲自己的大股東,我還真沒見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