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央行把貨幣放進市場(例如 QE)或擴張信用供給(寬鬆貨幣政策,降息)
這些通貨 currency 將會去堆高商品價格
而商品有兩種
1.物品
2.勞務(服務)
當勞務價格被壓抑時,通貨就會去推高物價-> 薪資不漲,而物價上漲
這種舉動是在消滅窮人,而不是消滅貧窮
當通貨的供給抬高勞務價格時,由於為數較多的基層勞工得到更多的貨幣,他們會去做更多的消費,就帶動需求,而使物價上漲(有人稱為 工資-物價 螺旋上升)
這樣的方式是 幫助窮人而消滅貧窮
所以,當央行施行貨幣政策時
要關心的不只是物價上漲率 (CPI, 物價指數)
也要關心工資上漲率
(關心失業率,也要關心勞動參與律,一般失業一年以後,就很難再找到工作,物價上漲,失業率改善,工資支出停滯甚至下降,而勞動參與率不斷降低,是一個危險的徵兆)
BTW 有個有意思的影片(為何美國是最偉大的國家?)
裡面有提到這個重點
美國曾經偉大的一個特點是 消滅貧窮,而不是消滅窮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