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有兩個重點1. 大陸經濟危機會爆發,而且不會很久,約在今年下半年可以看到。2. 大陸會買下台灣。奇怪的是作者不覺得第一點跟第二點有很大的矛盾嗎?? 現在學生腦袋不知裝啥 這文章其實轉到笑話版也可以 lihohsin227 wrote:http://www...(恕刪)
以下引述"鉅亨網"的文章作者為鉅亨網記者陳慧琳-------------------分隔線---------------------.〈分析〉人才流失 服貿也救不了的台灣經濟危機?「淘寶網來台徵才,人數無上限」這不單單是個徵才新聞!很多人說兩岸服貿闖關成功與否,將攸關台灣經濟存亡,但是否思考過「人才流失」也可能正掐住台灣許許多多產業的咽喉?而要挽救這一切,也許不只是強化區域性經濟就能做到,也許還需要打破「22K」,從薪資福利創造「大確幸」留住人才做起。兩岸服貿協議為電子商務業者爭取到了可以在福建設點和持股可達55%,讓台灣的電子商務可以領先其他國家進軍大陸市場。業者有信心,只要兩岸能打通,基於硬體優勢,再結合活潑創意與細膩服務,就能將台灣打造成亞太網路企業營運中心和全球網路生活創新基地,讓網路產業成為台灣的火車頭產業。不過,如今,兩岸服貿協議卡關,電子商務還沒吃到領先進軍的大餅,大陸淘寶網就先來台灣無限徵才,台灣人才若將商品化的能力、經營管理的知識和國際接軌的經驗轉而報效大陸公司,倘若台灣因為「賺人民幣真好賺」的依存度愈拉愈高而人才流失時,兩岸服貿協議取得嘉惠台灣產業的先機與優勢恐怕也喚不回流失的人才。「人才流失」恐怕會是台灣許許多多產業最基本且最大的危機。台灣企業不是沒錢,而是寧可一直把錢拿出去投資再投資,財團愈來愈壯大,主管階級的薪資幸福度高,但一般員工薪水過低(過低過低過低∞無限跳針)、工時過長、福利制度無力營造出「大確幸」。有競爭力的人才大舉向外賺外幣,當優秀的人才都去報效外國公司,創造的財富溫飽的只是自己的荷包,而不再是創造國內企業的產值,當產業陷入人才斷層,愈來愈喪失競爭力後,就是產業在國際間被掐住咽喉最可悲的時候。更可悲的是,沒競爭力的「基層員工」只能領著死薪水,看著貧富差距愈拉愈大,哪裡也走不了。還有最最可悲的是,當愈來愈多產業喪失競爭力,就等於台灣經濟喪失競爭力。台灣經貿當然不能鎖國,當然不能不接軌國際,但,台灣經貿除了思考投資之外,是否也該思考最基本的「人」的問題。-------------------分隔線---------------------.我個人覺得這才是大家要擔心的地方,人才一直外流,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的大企業沒好好回饋員工,重視如何投資在人才上及培植,服貿一開在台的資金和人才,就如同打開了一條高速公路,恐怕會更快速移往對岸,到時有誰會回頭看看台灣......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跑了資金和人才,還會有前途嗎
davish wrote:1. 大陸經濟危機會爆發,而且不會很久,約在今年下半年可以看到。2. 大陸會買下台灣。. ...(恕刪) 大陸經濟危機會爆發不知道從幾年前就開始聽說過,過了這麼多年一樣的說法還是存在,大陸經濟危機也確實很有可能會發生,不過時間點在那,沒有人可以預測的到,有許多預測都有一定的理論根據,是不是預測準確只有時間會知道。許多人為了利息搶進人民幣,小弟覺得很不智,為什麼要把台灣的錢給大陸用,人民幣貶值正好可以降溫思考,存人民幣的利弊得失,銀行曝險也要正視這個問題。大陸買下台灣是比較聳動的說法,但這真的是大陸想要的結果,最近看服貿公聽會,其中有一段在說「鼎新電腦」,雖然比起台灣一些知名企業,鼎新不太起眼,不過中資掌控鼎新也等於掌控台灣部份企業的情資,包括我公司也是使用鼎新 ERP ...鼎新客戶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單位,該怎麼辨也是一項危機處理。台灣能在世界有點舞台的企業有多少,像鼎新不太起眼又相對重要的企業有多少,如果慢慢都被中資掌控,還真的是滿糟糕的事情。最後..看了這麼多公聽會,官員在宣導服貿,願景還真的滿美好的,公聽會中也有一群不一樣的聲音,服貿背後問題及以風險要靠政府把關,「靠政府把關」這件事,小弟很沒信心 ><
天使雪花 wrote:大陸經濟危機會爆發不...(恕刪) 要按你这样的说法,玩意识形态的东西,那你们可不行,远不是对手共产党只要把台湾企业的名单往桌子上一摆,发现全是国军退役的士兵组建的公司,先从台积电开始,因为国家安全,以后一律不许进口台积电代工的芯片,只准用三星\格罗方德和中芯代工的芯片然后是联发科\趋势科技之类的.再然后是友达群创,大立光,所有台湾产的电脑和手机零组件都会危害资讯安全然后是统一和旺旺.85度C,因为食品安全,以后一律不许贩售.再然后是海运和航空.你说会怎么样?
hello1059 wrote:要按你这样的说法,玩...(恕刪) 是的,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問題之一台灣企業過去被韓國玩過一次,養單抽單的傷害,體質弱一點的企業就拜拜了,所以服貿背後的問題風險,正是我們要思考的地方。
davish wrote:你只想到我方公司被陸...(恕刪) 你比較老,我比較嫩..cc...台灣要跟大陸博奕,這是多困難的事情你知道嗎?今周刊有一篇「驚見台灣節節敗退..」大概是去年的文章,敗退是在說企業市值的增長,如果不認清這個問題,只認為很容易啦~~我們隨便都能控制or影響大陸企業很不現實。台灣的大人們,有幾分為民眾著想也是個問題..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