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是略減每個月灑錢的量從850億美元到750億美金
離不灑錢都還很遠,更別提回收
而且真的是QE灑錢讓美國經濟復甦的嗎?
還是是這幾年頁岩氣產業發展造成的復甦現象
美國還是個貿易入超國,進口的東西價值比生產的多
美國做大量農業生產以外的生產成本相對高,民間信貸負債也高
1.每個人都把錢花光,商店的東西都賣光光。
這會發生在美國,美國人平民不只花光還花到負債了
2.所以工廠擴大營業,多招員工,生產更多商品。
這會發生在中國為首的世界工廠
3.勞工找到工作,花錢去買東西。又回到步驟1
這也會發生在商品生產國,錢不會回到美國,除非糧食價格異常高漲
不過那時中國人就會拿錢跑去美國澳洲買下大量農地
美國頂多是商店多僱用了一些店員,對於拉抬勞工收入很有限
實質稅收增加恐怕有限
感謝美國人負債增進全球經濟
等等,到時候世界各國滿手美金
幾年後QE到期的美債還不出來
繼續印鈔貶值的金融風暴也要全球一起扛啊
其實美債要多付的利息很少
因為過去十多年來美債發行時都是用固定利率,不會受升息影響
今年才開始有浮動利率的債卷
所以進入升息只會讓美債交易價格降低,不會影響美國要付的利息量
令人擔心的是美國稅收不增,面臨戰後嬰兒潮退休的社福支出增加
目前已經嚴重赤字的美國財政,利息勢必須用發行新債來印鈔支付
升息馬上會暴斃的是佔美國GDP 2-3倍的民間信貸和公司債以及房地產泡沫
中國也好不到哪去
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2013債務總計近28兆元人民幣,佔GDP的53%
計入非金融企業、居民部門、金融部門與政府部門的債務,中國整體債務規模將達111.6兆元人民幣,佔年GDP的215%,還有不少的民間信貸
升息後搞房地產投機生意的會一起爆炸
日本國債更高,還好日本不太搞房地產
這幾個主推量化寬鬆的國家,負債都很驚人
主要就是因為這波不景氣是過去過度消費造成的
美國過去20年消費支出大於收入,自己負債造就中國經濟成長
中國又壓低匯率,增加貨幣供給
中國人錢來的容易又分配不均,有錢後想輕鬆賺錢
發現實業賺得沒房地產多就開始炒房地產
可是房地產不會增加中國生產力
所以大城市起飛了,但是95%以上的人薪水跟不上物價成長
無法產生足夠的消費市場成長
美國次貸風暴後緊縮消費,又沒有新的革命性商品
消費市場供過於求,後PC時代手機電腦一樣開始跌價毛利下降
所以才要搞量化寬鬆
但是如果企業找不到有商機的市場,就不會去設廠
給他們容易得到的錢,也只會去搞投機或炒地皮而已
問題在於中國和台灣大城市的土地價格,已經超出薪水階級收入的支付能力了
timlo wrote:
QE今年退場,如果要...(恕刪)
樓主您確定以前發債都是固定利率?
印鈔換一種說法,也是一種美元使用稅,無論如何,都逼大家手中的鈔票找出口,不然就只能默默貶值。
世界被這樣的金融遊戲主宰,靠房地產能快速致富,但要安全下莊才算,一般買一戶自住的人也無法變現,更提升不了消費力。 長線看衰美元的觀點很普遍,但不用美元,我們暫時沒選擇。
畢竟人民幣還遙遙無期,歐元無法委以重任,美國印鈔大家用美鈔,最後像您說的出事了,全球一起扛。景氣蕭條時,美元增發,各國央行又想盯住美元,陸續跟著一起加入印鈔Party。
美元確實有貶,但如果沒有替代品,各國最後匯率還是盯住了美元。
副作用就是資產的暴漲,全球的人一起努力,但房產土地利益只落入少數人手上,貧富差距大。 很多非洲國家,物價暴漲,社會結構逐漸瓦解,立馬就動亂。
然後,主導這遊戲的美國再回頭幫助這些非洲小可憐。 想幫人還是被人幫,我們就得挑一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