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廉社,1股定價多少錢?

美廉社是小型店 今年換開大型店 三商大美折扣超市 今年預記開2~3家店

liaokp wrote:
要我會賭全聯畢竟全聯...(恕刪)


如果全聯和美廉比,我會選全聯.

他們把徐老總也找去了,顯然企圖心不小.
不知道全聯到最後會不會有股票可買賣 ? 真的有再慢慢改變.....
美廉社的策略就是鄉村包圍城市, 提供超市的原始功能: "社區倉庫".

不提供複雜的服務, 卻能滿足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所有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全聯開不了店的小店面, 或者人流不足以支撐7-11/全家的小社區, 都是美廉社的地盤, 兩者並不衝突.


如果您在巷弄裏有小店面, 那除了過度飽和的早餐店小吃店以外, 美廉社確實是個好選擇.


目前360家左右單月淨利超過1000萬,

將來若開到1000店以上,

那規模經濟的擴大加上品牌力大幅提升, 將形成獲利能力成幾何級數成長,

到時候一個月獲利一億以上將是輕而易舉的事.


三商行浪費了20年在三商百貨上, 終於摸索出一條自己的路, 希望這次是玩真的!



三商發言人證實3年1000家確實是公司政策, 就看股價會不會反映了...
三年展店1000家美廉社 不知大美折扣超市能展店多少家 替三商行貢獻一些營收吧
magictw wrote:
目前360家左右單月淨利超過1000萬,
將來若開到1000店以上

用小學數學來算算看
一家店一個月盈餘約3萬
這生意作的很辛苦
想必在薪資上對員工不會太優(搞不好美廉社也是22k企業之一)
如果房租或產品成本有提高的可能性
對獲利會產生影響
而且用全直營的方式展店
以我對零售流通業的了解
展店會遇到瓶頸(除非拉高薪資,對獲利同樣有影響)

比較一下
統一超2013年的稅後淨利80億來平均
80億/5000(門市總數預估)/12(月)
一家門市每月盈餘超過13萬

經濟學的原理
假設價格不變
當成本上揚時
對低價者(或低收入者)影響較大
但對高價者(或高收入者)影響較小



買了就套,套了就等,等不到就賣,賣了就漲上去=="
美廉社能在已經擠爆小7,全家,萊爾富,全聯,頂好,松青等上萬家超商的台灣市場中,
從2006開始一家一家展店到今天逐步站穩腳步,
期間遭遇全聯全面封鎖而不倒, 至今每月淨利超過千萬,
可見老闆的支持是夠力的, 市場定位是被接受的, 而business model是可行的.

現在就看力挺美廉社的陳董和練兵已八年的邱總,
在擺脫三商百貨的拖累後,
是否已準備妥當要大幹一場啦!?

從去年花大錢(買的不是租的)投資新物流中心, 以及近期不斷招兵買馬這兩點來看,
全面開戰的時機應該已不遠矣.

若將來三商體系的通路以美廉社的百萬會員為基礎進行串聯搶客,
譬如 "在美廉社消費滿1000就送三商巧福牛肉麵一碗" 等等,
那將有一場超商大戰的好戲可看!

建議美聯社都開在小7隔壁
看你ˇ要買5元的茶葉蛋還是買8元的
看你要買15元的某牌咖啡還是20元的
還有好多好多

flyingmax wrote:
各位,若您有機會成為...(恕刪)

yurijeff wrote:
不知道全聯到最後會不...(恕刪)

有些股票不用看技術面由生活上的觀察就知道能不能買了..

已經是量販店的定價了,有些吃的喝的用的還能買一送一

即期生鮮和麵包也是每日五折,價格這一項已經穩操勝算

其他像商品種類、店面遠近、服務態度也都在平均值之上

量販店能贏它的大概只剩商品數量、便利超商則是家數以

及極少用到的收送郵件或訂票等服務,至於連鎖超市幾乎

已無優勢,美廉社店面雖多但還需要在價格上多加努力..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