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表面是民營還是官股在主導,動不動就拿最後一哩開刀,
那幹嘛民營化,ETC不就是阿扁時代把中華電信讓利給遠傳,
不管藍或綠一定會對中華電信開刀,搞個政績又讓利給財團,
股價93元太貴,還不如買個鴻海80元毛利不到5%EPS就5元以上,動不動就吵開放最後一哩,
看看台灣大及遠傳及中華電信毛利40%,如果鴻海變成電信四雄,你認為股價要多少,
我是覺得一定破百,以鴻海的經營效率來看,而中華電信就跟清朝末年那樣,一年不如一年,毛利率每況而下,
不過股價應該還有個56元左右,賺不飽也餓不死的老皮股,
所以投資鴻海準沒錯,因為鴻海在原來產業沒賺頭,才轉到電信高毛利產業,
估計2015年4G普及時營收很可觀,就看你可不可以放那麼久
凸歸台灣 wrote:
這個三千億貢獻就完成...(恕刪)
問個問題喔,最後一哩對價3000億,是種花說的,還是政府說的??

錢沒有給ROC政府,ROC政府會放過你?

沒錯,種花確實有花到納稅人的錢,確實用於建設電信網路,值不值3000億,大家都很清楚。

你說政府賤賣也好,你說隨便賣也好,線路已經賣給種花的,這是事實。種花從頭到尾沒有去威脅政府要賤賣電路給他,他就是鼻子摸一摸就收了。然後今天就一個政務委員就一個莫名其妙偉大抱負,就要人家不賺錢釋出,你TMD假如是種花的員工或股東,你會爽嗎?

人民同不同意?拜託,種花要民營化要立法院同意釋股的,可不是種花自己離家出走的

還是那一句話,究竟種花值10億、值3000億、還是超過四兆,請找釋股的偉大ROC政府,種花是被迫民營化的,不是自願的。

現在的最後一哩除了舊有的銅纜之外,還有中華電信正在積極建設的ODN也就是光纖。
大家請用你的膝蓋想一想,低於成本開放最後一哩,那些財團除了市區有利可圖的地區會經營之外,台灣還有絕大部分的郊區,他們這些財團會去經營嗎?
這些財團只經營市區有利可圖的地區,這些地區人口集中,所花費其他成本相對來講可以較少,不像中華電信要顧及全台灣的網路用戶。
這等於是中華電信投入成本建設,還要讓財團用自己辛苦建設的東西來打自己,而且財團成本一定比較低。
大家常說開放最後一哩,台灣的網路環境才會進步,其實這是一個迷思。
網路環境無非是硬體和軟體,當硬體只有一家在建設,而且將來他賣給用戶時所需的成本又比其他財團高,你想想最後會有人建設嗎?
軟體方面,牽涉到的層面甚廣,不一一說明
再說,最後一哩這個議題根本就是假議題,在台灣家家戶戶都有第四台,第四台也經營電視和網路,也不見第四台業者出來哭天最後一哩的問題,還只是看有心還是沒心,是不是想坐享其成。
舉一個例子,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瞭解一下,台灣智慧光網這家公司,只能說再過不久台北市民就有另一家光纖到府可以選擇了,這家公司也是從無到有建設,也沒有在說管線建設不易,只是有沒有那個心而已。
我很憤概,因為我也是中華電信的小股東,中華電信是一家上市公司,是要對股東負責的,政府憑什麼修法讓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將它的資產拿出來讓其他財團競爭對手坐享其成。
而且我相信,就算將最後一哩免費讓財團使用,網路價錢也不會降下來的,看看台塑和中油的例子,財團眼中大概只有利益,會管你台灣網路環境?如果價錢降下來也不見得是好事,那代表財團因低成本而削價競爭,最後的結果是把建設的中華電信鬥掉。
、維運費用每年高達數百億元!
請問其它財團會願意花這筆錢嗎??
當初中華電信民營化時,原本要搞一個「銅纜局」,由所有業者共同經營、維護。結果呢?政府不收、民營電信不買單,搞屁阿?當初花那麼多錢鋪設的線路怎麼辦?最後只有由中華電信被交通部一聲暗示,心不甘情不願的吃了下來,花了超過3000億元的天價來買單,上繳國庫。(請看「強迫開放最後一哩?中華電:要建設時其他家都不來啊」!又根據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的第22條、第22-1條,是有法律明訂經營綜合網路業務者其網路建設規模的,請問東森、台固又有那些是哪一家達成了?為啥都不用罰錢甚至撤照?!)etc到現在也沒罰,只要是財團都不用罰TMD
中華電信既然已經是一家民營的「股份有限公司」,就必須賺錢,就必須營利,就必須對廣大的股東們負責,最後一哩是他的命根。為什麼一條法案可以草率的可以把一間民間公司的重大營收來源說釋出就釋出,然後讓其他業者坐享其成?(他們不是不賺錢唷!賺飽飽!3045台灣大股價、EPS、ROE都比2412中華電高)你以為其他業者得到好處後,會將省下的成本反映在使用者的月租費上嗎?孩子,別傻了呀!這些錢最後又是入了誰的口袋?!
中華電信這笨蛋吃的悶虧已經太多太多了,ETC其當年中華電信研究所沒做嗎?有任何技術不如人嗎?為啥最後被遠通得標到現在還搞得亂七八糟?MOD被廣電三法和NCC搞的綁手綁腳烏煙瘴氣,為了「黨政軍退出媒體」還得成立一個愛爾達(,電視全面高畫質數位化依舊停滯不前。現在又要搞個釋出最後一哩,NCC真的是阻礙國家傳媒業和ICT產業進步發展的原兇阿!難道要搞CHT像搞台電一樣,從正一兆被搞到負一兆,最後被迫全民買單,才能覺悟嗎?
中華電每年貢獻國庫三百億,對國家稅收貢獻不少,政府不是很缺錢嗎?NCC又為何讓國家的稅收,給這些財團,財團又憑甚麼?把這些錢放到自已口袋?
gigafly wrote:
新加坡當初有把固網收歸國有,台灣卻把電路給了中華電信
誰跟你說新加坡政府曾把固網收歸國有?
我在新加坡住了10年,還沒聽過這一回事。
新加坡電信局分拆,電信主管機關成為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IDA
電信基礎設施成為了新加坡電信股份有限公司;Singapore Telecom Private Limited
當年新加坡政府也是一樣把新加坡電信股份化,改成股份有限公司,
接著再全民釋股與上市,那來的固網收歸國有?
新電信控股權掌握在Temasek Holdings手中;就是財政部所屬的淡馬錫控股公司
董事長與總經理都是由Temasek Holdings;也就是新加坡政府指派.
固網一直都在新加坡電信手中,一直是新加坡電信在營運.
當年釋股價S$1.5,我還記得很清楚,人人都在討論要不要買,
可以用公積金支付.
台灣的中華電信民營化和新加坡電信是同一個模式.
現今在新加坡營運的大中小型ISP,外資電信公司,
外加兩家本地電信公司Starhub 和M1,
人人都要向新加坡電信租用最後一哩.
只有個別商業區有特定大客戶所在的大樓,Starhub和M1才有自行佈線.
從組屋區/私人公寓到電信機房,全都是新加坡電信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