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共錢荒凸顯金融業問題 恐將掀起金融風暴

上証A股...

從6000多點跌到現在已經只剩2000點...

早就崩潰好幾年了...

還不自覺嘛????
中國的金融業為了保障債權,對中小企業放款都要求連保,就是幾家企業互相當保證人向銀行借款,在經濟不景氣時,體弱的中小企業容易倒閉,但是因為連保的關係,體質好的中小企業也會被連累而倒閉,銀行的逾期放款就因此飆升,這是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放款,是否會掀起金融風暴,大家拭目以待.
中國崩潰我們需要擔心嗎?
他又不會像美國一樣把債務和風險轉嫁給全世界
中國再怎麼崩潰也只是中國自己的問題而已

該擔心的是惡質的美國會不會再度崩潰吧?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歷來惡跡斑斑啊

goblinlord wrote:
中國崩潰我們需要擔心...(恕刪)


誰叫這些國家愛拿美元,美債當外匯存底
中國並不缺錢阿 中國缺的是好公司 中國的錢一直在不效率的地方轉

錢荒只會越來越嚴重而已 這次不是三角債那麼好解決的



也就是這次是三角債 的特級升級版 規模之大 只有美國比的上

銀行的錢只會流向國企 地方企 地方債 大公司 這類企業和地方政府的風險低 利率低 有保障 真的嗎??

有企業負債三千多億 完全沒贏利能力


我只能說數字會騙人的

也許有幾個地方政府 國企宣告破產對 中國會比較好 否則錢只是在泡沫而已!
sohopro wrote:
思考: 中國的外匯存底有多少?
思考: 中國將外匯儲備轉為人民幣供給的力量有多少?(恕刪)

我很認真的思考。
這是多年的疑惑了,[ 如何使用外匯存底來干預市場? ] 包括香港用外匯存底打敗索羅斯(媒體說的)。
就我所知,外匯存底是因為匯進來的美元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所以拿美元換成人民幣。
央行印了等值的人民幣來和市場交換美元,於是就增加了美元的外匯存底。基本上這樣的外匯存底並不是央行的淨資產。

如果要拿外匯存底來干預市場,那是不是:
1. 要再轉換成人民幣?向誰換?
2. 本來外匯存底和央行印出的人民幣是平衡的,現在換成人民幣再投入市場。那是不是減少了外匯存底還增加了人民幣的數量,嚴重的破壞了平衡?
3. 如果第2項是成立的,那麼何不直接印鈔就好,印鈔只增加人民幣的數量但不會減少外匯存底,相對於第2項它對市場的平衡破壞還更輕微?

以上是我多年的疑惑。還請有專業知識的人幫解惑一下,謝謝!
總是有日出及日落

lihohsin227 wrote:
http://www...(恕刪)
如果我沒有GOOGLE錯,這是大紀元的新聞...

應該不需要第二句話了。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我一直都看不懂這件事
到底是?
有甚麼影響?

有沒有人用通俗一些的語言
或舉例..比喻
說一下

大陸股市今天有可能落底了

happywork wrote:
我很認真的思考。這是...(恕刪)


外匯存底的主要來源有兩個
一個是貿易順差的金額,國內廠商外銷扣除成本賺到的錢得跟國內的央行換本國貨幣才能在本國花用,這部分是過去貿易的利潤,只是放在央行管理而已,屬於國民的資產而不是央行的
另一個是外資匯入,國外進來本國投資,外幣會進入本國央行換取本國貨幣,例如某英國投資基金要買台股,他得拿英鎊換台幣才能進來台灣購買,這種的其實看用怎樣的眼光看待,如果是外資進來的長期投資,那可能會長期留下來,但如果是短期如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短期標的物,那在自由交換貨幣下隨時可以進出,可以算是熱錢

大陸的外匯結構和台灣類似,外資的比例大概一半,也就是說能夠抵擋的資金金額不算小

而央行對本國銀行則得看槓桿,今日不論是台灣央行還是大陸人行,槓桿相對歐美日都很小,本身是有很大空間操作的,當然以台灣這樣算小的經濟體,肯定跟RMB相比屬於容易被金融攻擊的地方,但柿子通常挑軟的先吃,比大陸和台灣軟的還太多,通常不會是先被收割的,尤其是大陸還屬管制,要進去是簡單,要出來難度就高了,想收割不是那樣容易的

中國的銀行本身沒有問題的,中國的問題出在那些不是銀行的地下金融機構,中國銀行對市場資金提供的比例不像歐美或台灣這類比較有完整體系的金融體系,中國的銀行借款的風險不大,所以出現的現象是很多缺乏資金的得向沒有任何監管的地下金融機構借款,這種其實很類似債的方式的借款才是有問題的,這種就是死那種做高利貸的,想賺利息但可能本金賠了,但這種不是銀行,跟台灣的地下錢莊類似,要賺這種風險得自己承擔,這種人行是不會救的,出了大事的金額會不小,但那是某些願意冒風險的人在做,要做得自己承擔風險不是

另一種風險比較大的是地方性的小型合作社類的金融機構,這種可能官商借款風險大量存在,可以說跟地方政治綁在一起,這種風險是存在,但以人行目前擁有的資源,補這種的洞問題不大,但拿人民納稅錢補貪污口袋,總是不公平的一件事

說大陸金融有問題已經半年了,連歐美主要媒體都沒大篇幅了,半年前像是WSJ這樣的媒體起碼一半的篇幅在這上面,現在能維持一天1~2篇就不錯了,那跟本搞不起來,只要大陸還在管制,靠放消息想收割很難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