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面板雙虎 群創、友達 明年2014要還千億債


yhchao wrote:
借台灣人的錢 去增加中囯的就業機會

這不是王八蛋是什麼!?


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yhchao wrote:
....另一方面,近...(恕刪)



陸面板廠狂倒貨 官方撐腰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3.11.18 02:54 am


台灣面板廠除面臨南韓三星、LGD兩大廠技術優勢威脅之外,近期更面臨大陸廠商強勢崛起壓力,尤其大陸業者有官方撐腰,擴產「毫不手軟」,更是導致市場供過於求的最關鍵原因。

大陸官方全力砸錢扶植面板業,由政府主導,加上進口至大陸的面板關稅,之前由3%調高到5%,未來可能進一步調至8%,甚至是10%,這對長期處於低毛利的面板廠來說,恐是雪上加霜。

相較於台灣業者蓋新廠房,要自己想辦法籌資,大陸廠商蓋廠,幾乎可稱為「全民運動」,包括銀行團、地方政府等,都會想辦法幫忙,資金壓力比台灣小得多。

舉例而言,京東方重慶8.5代廠總投資金額為人民幣328 億元(約新台幣1,607億元),其中人民幣131億元(約新台幣642億元)、相當於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以上為銀行貸款,剩下的人民幣197億元(約新台幣965億元)為登記資本。

大陸積極建造8.5代面板廠,使大陸正向全球的LCD產能大國邁進,預估2015年第4 季,大陸與南韓將拿下全球85%的8.5代線的產能,不利台灣面板業。

【2013/11/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陸面板廠狂倒貨 官方撐腰 | 科技產業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

把~台灣產業都賣給大陸就好啦!!!!<
GARGINE wrote:
訪經建會 友達:無涉...(恕刪)
我是看不懂 資產負債表 ...僅從數字面來看,似乎友達在2009年7.5代線投產,讓負債從 2676億暴增到3476億,2011年8代線投產,又暴增到3915億...但每年從盈收中提列設備折舊金來還債,今年負債降至3278億. 近年友達凍結8.5代線的投資計畫...以每年5~700億左右做折舊攤提,5年就還清,5年後獲利驚人...

當然這純是數字推算,實際上,友達還是可能會有新的中國投資計畫,以應付中國市場的內需,台灣廠區生產的面板,出口到大陸,好像得被課5~8%的關稅.可能要逼使友達到中國設廠來避免關稅損失,不然就是台灣廠的成本改善措施,必須能夠弭補這8%的關稅損失呢?

yhchao wrote:
....另一方面,近...(恕刪)

恩。最好别来。友达呆在台湾就好了。

ebola01 wrote:
面板雙虎 群創、友達...(恕刪)


2家不知道再撐什麼

併購後大拼大

才有一線生機

現在這樣只是裝葉克膜的重症病患

pqaf wrote:
我是看不懂 資產負債...(恕刪)


友達在2011年的負債最高~約3900億!!!

因為2011年友達一共有2座8.5代廠!!!

之後就沒有投資新廠了!!!!

所以2013年第3季~負債已經降到3千2百億!!

當然~大陸的昆山8.5代廠~如果想裝機生產~來避掉關稅~就必須繼續投資!!!

1座8.5代廠~要1千2百億!!!

個人認為~與其投資~還不如賣給大陸!!!

反正台灣只要有營建業~和房子就夠了!!!

以下作法都是作夢
友達、群創合併,然後開出40%股權給大陸溢價入股,接著在台灣投資3座全新8.5代廠。
台灣正式成為大陸可控的供應鏈,對台面板關稅不增加,新廠新增就業在台灣。
大陸廠商和韓國廠商近年大肆在大陸地區擴展8.5代線,主要是看重大陸的內需市場,和減輕5~8%的關稅損失,但是否大陸廠轉出口到外國的面板,同樣也是要面對 外國當地政府的關稅保護,失去競爭優勢?

這樣瘋狂擴產,不就形同 一堆人關起門來 在 大陸地區內 作生死鬥,等大陸市場飽和的那一天(2015?),大陸廠彼此廝殺的結果,產能過剩,出口又沒優勢,就得閒置產線了.

這樣推論的話,台灣的雙虎不管有沒有去大陸設廠,產能過剩價格跌勢已經是沒法避免,乾脆暫緩去大陸設廠,放棄大陸市場,只維持台灣廠能,改善台廠現有的良率和開發新技術 ,專注在開發歐美,和亞非等新興市場,是不是也是可行的長期策略?

pqaf wrote:
我是看不懂 資產負債...(恕刪)

不用担心,友达来不了,盖8.5代厂要执照的,几年前就发完了
现在审批过的可能性不大,
LG和三星,TCL和京东方,还有地方政府肯定要联合反弹。
不可能过的。
如果台灣沒辦法掌握規格與技術的制定與研發
遇到中國大陸極力發展的產業
乾脆就直接賣給它們好了

因為,你沒辦法獨立往前走,需要靠別人
中國也可以靠別人,把技術趕上台灣
以中國的人力物力與市場,這種技術輸入並大量生產模式的競爭,台灣不可能會贏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