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RR與複利之我見(關於telbox所買的兩張保單)

rickchiu wrote:
節稅??這邊我有疑惑...(恕刪)


1.10年前遺產稅不是10% 個人贈與稅也不是220萬

2.不要拿30年前高經濟成長的年代跟現代相比"物價"或推算未來同等幅的通澎
高成長必定伴隨著高通澎
高通澎年代也就產生高市場利率
如果當年懂得買到預定利率超過10%的終身壽險或養老險 並"鎖利"一輩子
現在應該做夢都在笑!


3.市場利率會隨著經濟成長率下降而同步下降
只憑現在的大陸高利率去預測未來20年的獲利
套句大陸人說的:這是不科學的!

台灣30年前市場利率也曾高達10%以上
15年前還有6%
現在呢??



rickchiu wrote:
之前看了telbox...(恕刪)

所以投資最大的兩個敵人,,保險和基金

你點破了保險的雷區,你也就等於跟數十萬保險大軍為敵!!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小小胖胖胖 wrote:
他那張保單應該是父母...(恕刪)


當初我是和女友一起買 共買兩份

我是白手起家不是靠父母的

我對理財沒什運氣 土地套牢 股票買到公司下市還沒發現

買基金遇到葉素菲事件和雷曼

另外感謝小胖大的精算
小小胖胖胖 wrote:
你人本身就在大陸 目前享受大陸的高利率是對的
但你無法保證20年 甚至40年後
你所持有的理財商品 到時仍享有4%甚至5%的高利報酬



我已經從大陸離職很久了,現在常年在台灣。沒錯,高利率不會保持20年,

但是不代表現在要去選擇不划算的儲蓄險。

現在國債利率還不錯時,不投資要等到其低利率時才投資?

再者,國債是五年期利率不變...

若發生利率聚降,我不用投資到20年..

國債到期再更換標的就好...我連利息都不用損失...

小小胖胖胖 wrote:
10年前遺產稅不是10% 個人贈與稅也不是220萬


即便是10年前,每年贈與稅也有100萬/人,一年父母可贈與200萬

10年有2000萬額度,實在看不出該兩張保單對節稅有啥助益.....



小小胖胖胖 wrote:
如果當年懂得買到預定利率超過10%的終身壽險或養老險 並"鎖利"一輩子
現在應該做夢都在笑!


以前是以前....

現在還有7%的保單讓我複利20年,我可以考慮保

況且很多終身險都是活越久才領越多...很多人都活不到100歲的

就算你有本事活到100歲,保險公司還是賺很多的....

放心。。。保險公司都精算過的,保險公司不會吃虧的

我現在也有爸媽以我名字買的儲蓄險20年到期了,一年才領5萬...

我已經領兩次了,現在不過是在領保戶自己繳的錢,

實在也沒啥好高興的....聊勝於無罷了......

還好爸媽當初一有錢就買房子,房子增值利益已經好幾倍...

若以當時的利率把這些錢都拿去買保單...或許吧..一年可以領個100萬

但是還是在領自己繳的錢,要領個20來年吧...才會有賺頭...

但是因為還好是買房子,不用什麼一年才領幾萬....

光房租一年就不少,資產也在手可以活用...

不同標的,經過長時間的遷移,就會有驚人的差別...





大火快炒 wrote:
所以投資最大的兩個敵人,,保險和基金


保險是保障的工具,從來都不是投資的好工具

rickchiu wrote:
我已經從大陸離職很久...(恕刪)



我一直強調一件事
高利率幾乎就等同於高通澎的代名詞
你在大陸生活 在享受著大陸高利的同時
別忘記其實你也正在承受著大陸高通澎之苦

大陸很明顯還在高經濟成長期
人均收入逐年5%甚至更高這數字在成長的同時
通澎也絕對不會比這數字小多少
老實說 這種五年內的中期投資 目標平均利率卻只有5%
以生活在大陸這種高通澎的環境中 這並不算是很好的理財工具
(如果你人是在台灣生活消費..卻享受大陸的高利 那這樣就可以說是很好的投資標的..不論短中長期..)

理論上您應該是要利用大陸的高經濟成長 挪"部分"資產去買一些大陸長年限的保險進行"鎖利"的動作
(長年限指的是超過20年的投資標的)
就如同台灣13年以前買終身保險或房地產的人.現在都開心的笑呵呵一樣

但很弔詭的是 大陸所販售的保險..預定利率並沒有很高 幾乎與他們一年期定存相當 頂多高1~2碼
我幾年前曾經透過朋友去詢問過這事..但發現其IRR也沒有特別高
或許他們的平均餘命比台灣人低的關係 導致保費會較高!
但再看以生存為標的的養老險 irr也同樣不高
這點實在蠻特別 所以我很早就放棄購買大陸的保險

在台灣現在這麼低利率的同時
我個人絕對"不推薦"保險這項理財商品
保單預定利率都不到3% irr能到多少??

頂多在這幫人算一下超過10年的老保單
用長年期"鎖利"的角度
去勸人努力把這老保單繳完
千萬別因為只看到短期間的irr過低 還輸了定存
就去辦理繳清 甚至解約
卻忽略這些"老保單"長年限的irr其實都不差

畢竟這些老保單預定利率都在4.5以上
以這張保單來看..長年期仍有3.6%的irr
在台灣往後的20~40年都極可能市場利率會低於2%的環境中
這樣的穩定利息很難找了!
這張雖然在第15年後就沒有利滾利..但單利超過3.6%也不差了

當然..如果這筆資金只是想做5年以內的中期投資
以台灣這樣的低利環境
我也會大力推薦您所說的大陸國債的

但如果是像您生活在大陸 我個人就不怎麼推薦了
小小胖胖胖 wrote:
大陸很明顯還在高經濟成長期
人均收入逐年5%甚至更高這數字在成長的同時
通澎也絕對不會比這數字小多少


大陸近年CPI如下

1998 : -0.8 %
1999 : -1.4 %
2000 : 0.4 %
2001 : 0.7 %
2002 : -0.8 %
2003 : 1.2 %
2004 : 3.9 %
2005 : 1.8 %
2006 : 1.5 %
2007 : 4.8%
2008 : 5.9%
2009 : -0.7%
2010 : 3.3%
2011 : 5.4%
2012 : 2.65%
2013/1-9: 2.54%

來源:國家統計局

通常大陸宏觀調控,會將一年期定存接近CPI,就是說讓中國居民一年期存款

能超過CPI,讓老百姓的錢,不會越存越薄,現在一年期定存為上浮後為3.25%-3.575%
小小胖胖胖 wrote:
理論上您應該是要利用大陸的高經濟成長 挪"部分"資產去買一些大陸長年限的保險進行"鎖利"的動作
(長年限指的是超過20年的投資標的)
就如同台灣13年以前買終身保險或房地產的人.現在都開心的笑呵呵一樣


哈...相信我,大陸保險業跟台灣保險業比,絕對不會比較有良心,這你放心...

所以大陸保險我理都不想理....

在22年前,我父母有幫我買儲蓄險阿...您說那時候利率應該超高吧...

但是繳了20年,還要第21年後,每年只領5萬,實在.......笑不出來..

若是明年我掛了,連同身故給付100萬....IRR算出來,不過2.8%

買了儲蓄險經過23年,居然才2.8%.....

就算我再領個30年,IRR不過才3.98%....這時已經經過50多年了..

我祖父民國50年時,台北市中正區買了個32坪的透天才2萬元...

剛好現在經過50多年.....現在值1億多吧......

看看不同標的,簡直是天差地遠阿......................

小小胖胖胖 wrote:
在台灣現在這麼低利率的同時
我個人絕對"不推薦"保險這項理財商品
保單預定利率都不到3% irr能到多少??


您上述這些話,說的對極了...

目前絕大多數的保單,在繳費期滿時,IRR大多在0.9%-1.3%...

這是很正常的,即保單不論在何時,幾乎都不能超過當時的通貨膨脹...

也幾乎連定存都不如...

但是定存解約利息還打8折...

保險呢...有的保了6-7年也不算短了,,,缺錢解約或減額繳清等

大多是連本金都不能100%拿回...

若是要把自己的錢借出來(保單質押)

還要付4.5%-6%的利息.........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而且還要保證保險公司數十年不倒阿...........
rickchiu wrote:
大陸近年CPI如下1...(恕刪)


官方數字
看看就好

一併提供台灣自2001年的CPI指數(%)

01年 0
02年 -0.20
03年 -0.28
04年 1.61
05年 2.30
06年 0.60
07年 1.80
08年 3.52
09年 -0.86
10年 0.96
11年 1.42
12年 1.93
13年至9月 0.88

累積01年至今 總共成長13.3%(我這可是用乘數相乘的..不是用加的喔!)
平均一年剛好1%(irr甚至低於1%)
按您邏輯 存台灣定存也能打敗台灣通澎了


但,這數據..您,信嘛?



不過有個數字倒是可以比較
同時間(01~13年)大陸官方公布的累積CPI成長率是37.9%(按您提供資料)
約莫是台灣官方公布通澎的近三倍!

這3倍的兩岸通澎數據差異倒是值得參考!
(事實上兩岸的一年期定存 市場利率也約莫相差3倍)

也就是說
假設您認為台灣實質通澎這13年來約莫平均1% 那大陸就是接近3%
假設您認為台灣實質通澎這13年來約莫2% 那大陸就是接近6%

我個人的感受是台灣這13年來的通澎平均一年約莫2%跑不掉!!也就是13年共約30%的通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