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工作也一直在這所謂「科技業」當中,大概10年前都稱作「電子業」,過了幾年大家覺得沒有新鮮感,又紛紛改稱「科技業」,所以就會有做塑膠殼的,可以出貨給NB廠,那也算科技業,做濾芯的,可以賣給晶圓廠,所以也算科技業,簡單講,哪邊人多哪邊去而已。所以最近不少新公司都是某某生物科技或是某某材料,代表現在話題又轉向了。但基本的本質是不會變的。產業就是因應供需而生,有需求就會有研發、製造、銷售,端看公司能站在哪個位置,而且吃下多大的餅,就像現在比較夯的生物科技一樣,10多年前也是炒過一次,基本上沾光的居多,真要投入,研發的經費、時間都很龐大,成果又不確定,只能說「不適合台灣人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