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想辦理實支實付醫療險!該選哪一家呢?

P大就是因為我不是業務.我才敢說啊!呵...不過如果金管會真的要這樣限制.其實對保戶是很不利的.像有些保險公司是出奇的龜毛.不然就是有些理賠上很硬.不然就是雜費上.條款上理賠沒有這麼的好.如果單單只能保一家其實對保戶很虧的.

(一排的終身醫療險種+低計畫數的實支實付)
會發現多數保單的保費>保障效益,
這...填補了那些損害?

你講這個我也認為很不當.很多人都買終身醫療.其實這個是最沒用途的.要賠賠的很少.實支實付才是最有用最能填補損害的.不過就是一堆人相信終身醫療的好.年紀大了可理賠的金額早就通膨了.真的可以保終身嗎?其實到時候住院還不是自己要貼錢.那保這個又有何用途?

ph1ph2 wrote:
幸好妳不是業務,不然這樣的發言挺危險的。
幸好妳不是業務,不然...(恕刪)

may5488 wrote:
P大就是因為我不是業...(恕刪)
P大就是因為我不是業務.我才敢說啊!






(一排的終身醫療險種+低計畫數的實支實付)
會發現多數保單的保費>保障效益,
這...填補了那些損害?


上面的實話不小心說得太直接了



很多人都買終身醫療

實際上,有不少人跟我說,
跟我談過以後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定期醫療險可以選擇。

更多人則是因為人情保,認為是朋友拿來的一定就是最好的保障內容,
所以完全不做功課就買了。

這部分,業務與保戶都有不少責任要分攤



分享一件小故事:

今天跟我談規劃的先生,聊天提到之前也有他家業務跟他聯繫,一周約訪三次,
第一次問需求,第二次給規劃,講解完商品馬上就拿出要保書準備簽保單了...
推掉之後,馬上約隔天第三次見面就要給答案,
嚇得這位先生馬上電話設定拒接黑名單。

他不開心的點在於...

業務沒有給他思考及做功課的時間,也不分析保障需求重點在哪裡,
更不關心他的體況是否有核保條件的問題,
給了三份儲蓄險商品規劃書馬上就問他:

這樣的保費對你來講有難度嗎?(這甚麼怪問題?)

最後幾乎是跪下來求簽保單

真是........
我對於很強勢的業務.或者是想要魚木混珠.不太想針對我問的問題的業務.一概是再見88.我之前跟大概10幾個業務聊過.但是就是我目前聊的這一位保經.比較有針對我的需求去做.可能跟我的八字比較合一點.重點是我跟她E-mail問了超級多問題.總是不厭奇煩有回覆我.這個才是我想要找的人.我覺得保險業務不止是賣保險.應該要對保戶有足夠的關心.賣保險如果賣對產品給客戶真的是造福人群.如果賣錯...那ooxx.不過就是太晚認識p大了而且妳離我好遠哦!我不太好意思叫你來.一趟車錢貴貴的.不然我小孩的這份也是你的業蹟.

ph1ph2 wrote:
(一排的終身醫療險種...(恕刪)

may5488 wrote:
P大就是因為我不是業...(恕刪)

金管會管太多+1
會保2家實支實付就是因為保險條約或保費不符合保戶的期望
例如富邦實支理賠雜費高但不包含門診手術
第2家加上全球或是中信託剛好cover門診手術的部分

私心猜測
該不會是保險公司因實支這個部分競爭多
保費入不敷出要幫公司解套吧

ph1ph2 wrote:
(一排的終身醫療險種...(恕刪)

最早第1份保單請業務幫忙規劃時
只知道終身保險而已
討論到保費負擔太重的問題
解決方案降低保障額度
而不是定期保險

所以ph1ph2大
保險保的好有時候不幸遇到大筆醫療支出時
可以挽救1條寶貴生命
不會拖垮整個家庭
請繼續加油
ph1ph2 wrote:
(一排的終身醫療險種...(恕刪)


定期險到幾歲?75?80?99?105?

定期險基本每五年調整一次,年輕很便宜,老的時候呢?1000元的保額75歲起要多少?15000應該跑不掉,那80呢?20000要吧!
那如果是一開始覺得便宜,所以買到保額2000的呢?一年要繳多少?30000?40000?沒有工作的阿公阿媽們繳得起嗎?

不要認為活不到那麼久,公園去逛一逛,多的是70幾歲的老人

定期險好還是終身險好?答案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一定有那種年輕時買定期險,然後到了40多歲覺得買終身比起初30歲時貴太多所以就算了,然後76歲開始沒有保險了住院就只能吃自己,面對這樣的人,還可以很坦然的告訴他當初買定期險是對的嗎?

保險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風險,不會因為眾多媒體說終身險不必要,老年醫療的風險就不存在
ddt6612 wrote:
定期險到幾歲?75?...(恕刪)


等你算出來終生險保費與定期險保費差額
存在irr夠高的儲蓄險
20年後可以存多少錢
可以支付日額1k+500幾年
再討論

ddt6612 wrote:
定期險到幾歲?75?...(恕刪)


重點並非定期或終身的問題

而是在保障範圍..更何況保險公司從來沒有"終身"實支實付險

保障期間久,理賠金額少

保障期間有限,理賠金額高

哪一個才有風險分散的效益?

別小看CPI年增率的可怕


定期險到幾歲?75?80?99?105?


上述講的年限都有定期險商品符合



定期險基本每五年調整一次,年輕很便宜,老的時候呢?1000元的保額75歲起要多少?15000應該跑不掉,那80呢?20000要吧!


老年時不該將所有的醫療風險靠保險分攤,
這等於是杯水車薪。

而且老年時若手邊沒有一定的現金可彈性支用其實也會面臨到很現實的問題:
不一定會有人有意願陪在身邊!

強烈建議還是趁年輕有收入時無論多寡好好的想辦法增加積蓄吧!



那如果是一開始覺得便宜,所以買到保額2000的呢?一年要繳多少?30000?40000?沒有工作的阿公阿媽們繳得起嗎?


但是現在的終身醫療買到日額2000年繳保費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年繳3萬以上不少,然而一旦住院不幸使用高自費藥物,這類商品頂多與住院費打平,自費數十萬元藥物費的支出呢?並不在日額型商品的理賠範圍中喔!




不要認為活不到那麼久,公園去逛一逛,多的是70幾歲的老人


這時候我就要說一句古老的話術了:

誰知道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



定期險好還是終身險好?答案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一定有那種年輕時買定期險,然後到了40多歲覺得買終身比起初30歲時貴太多所以就算了,然後76歲開始沒有保險了住院就只能吃自己,面對這樣的人,還可以很坦然的告訴他當初買定期險是對的嗎?


但是當你到了76歲以後發現當初花大錢買一天賠一千的商品只能讓你在醫院吃一餐,
有比較好嗎?

不要說76歲以後拿到的理賠金效益很低了,我住院時看到的供餐費一日就要450元,
月子餐一日800元,請問日額1000的商品提供多大效益?




保險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風險,不會因為眾多媒體說終身險不必要,老年醫療的風險就不存在


在經濟壓力最重的時期用便宜的定期險拉高保障並沒有甚麼不對,
人生本來就該在不同階段對自己的保單重新檢視保障是否過高或不足。

假如擔憂76歲之後沒有保障,那是否該從現在就開始未雨綢繆的準備?
而非時時將錢花光、生活作息不正常搞得自己一堆病痛再擔心保險夠不夠...

人生有許多難題並非完全靠保險才能解決,保險非萬能商品。

還是建議你,好好的了解保障在當下的意義。




因為終身醫療住院只賠日額2000加出院療養金1000元.另有一些細項.不過你20年加一加要繳的保費卻是30000*20=60萬.理賠終身額度是300倍所以是600萬.用完這份就沒了.雖說無理賠會加計1.05倍還你.其實也是用你所繳的保費賠給你而已.(60萬/3000元=200天.其實用到200天不難假設現在才30歲如果活到80歲50年的時間用200天等於1年用4天.用完你等於所繳的保費60萬一毛也不會退你.所以我才說用自己所繳的保費.拿給自己用.這樣子保終身醫療會比較好嗎?即使你真的30歲時真的很有心去規劃終身醫療且保險費20年都不中斷.但是這個只是用自己所繳的錢領回而已.另外錢是會通膨的.現在的3000元或許可以住到單人房.但是如果到了你6.70歲年老正需要用到醫療險時.你知道你的3000元會縮水剩多少嗎?也許只剩不到1/2.那你到時候想要住單人病房是不是得自己貼錢.那有保終身跟沒保終身的意義會很大嗎?一年3萬的保費以30歲來說可以做到多大的保障您知道嗎?你確拿這筆錢全壓在終身醫療.那要買其他的保障完全沒辦法規劃.好好思考一下吧!

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只你有買終身醫療:如果你是因為疾病住院手術總共雜費支出七萬元.住院七日終身醫療頂多賠3000元*7=21000元.但是你確得倒貼49000元.真的是保小不保大.年紀大了手頭上若真的沒有一筆錢.我想連你身邊的老伴還是朋友都會離你遠去的.不要說是親人.你又病又沒錢.大家敬而遠之.所以趁年輕多累積一點財富.也多健身.加油囉!

ddt6612 wrote:
定期險到幾歲?75?...(恕刪)

ddt6612 wrote:
定期險到幾歲?75?...(恕刪)


並不需要等到70歲
才有保費繳不出來的問題
昂貴的終生險
讓你20年就有可能出現繳不出保費
還不能減額繳清,已繳保費全部損失的狀況
等你提出國內外終生險續保率的狀況後
再討論

討論區很多都不是業務員
定期險保費低、傭金少
推薦定期險的業務員實值利益也不大
你的終生險卻無有力的立論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