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行政院:「加稅,治水」 ~《財部研擬三招》『以治水為名,行加稅之實。』


ebola01 wrote:
營業稅是商人在繳?

營業稅不是商人在繳,它是消費稅,也是非常容易轉嫁給消費者負擔的稅。
....(恕刪)


小弟建議所有政府官員以及公務員,
全部減薪2成,共體國難

jrta1597 wrote:
18% 補充利息.每...(恕刪)


18%這兩年是高峰,後面會逐漸減少,但公務人員退休金則會上升
領18%中起碼七成的人每月不會有三萬,民國75年之前就退的人,那時存款不會高的,真正高的是後面那幾年,且84年之後退的沒有,所以後面的負擔是退休金而不是18%,退休金的改革才是後面的大洞,65制或甚至更低恐怕難免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房市小牛 wrote:
小弟建議所有政府官員...(恕刪)


真的跟希臘一樣有流動性問題的時候,減薪和增稅會同時來,以台灣的現狀不會很急迫的發生,但每年一點點一點點的發生跑不掉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an172189 wrote:
另外,這時候就是治水,絕不是包工程和綁樁腳!...(恕刪)


很怕又有官員貪污災難財,
像南投縣那種偷工減料的紙橋,水衝一下就斷了
600億下去,一年就沖垮300億

economic wrote:
18%這兩年是高峰,後面會逐漸減少,但公務人員退休金則會上升


正解, 加稅治水是幌子, 政府在各個面相加稅是為了填補公務員退休金越益擴大的黑洞,

利益共生共同體是不會檢討公務員制度的....
----本帖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審慎評估----

hanibal1005 wrote:
正解, 加稅治水是幌...(恕刪)


那是兩件獨立的事,不該混在一起談
增稅的必要性是台灣稅率過低,一年不到13%,以政府重分配資源的角色來說,13%的收入來分配,那功能很小,以目前台灣公共建設來說,新的建設的需求不算高,但老舊更新的需求會逐年上升的,太多公共建設超過30年以上了,沒有逐步更新,安全性的風險會逐步上升,總不可能死傷慘重又要零時找錢來更新
人事費用支出則是檢討所得替代率問題,65制應該要實行,且最好儘快做
政府收入增加是不可能直接轉到人事費用,不然立法院預算審查做什麼的,增稅要做哪些也是需要審查,不是可以直接轉人事費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牽扯到政治,明眼人一看不過是兩黨在打太極拳,各位不用入戲太深!
先把這幾年降的遺贈稅、營所稅調回來,砍掉18%,降公務員退休給付,再來談加稅,否則大家街頭見!!
economic wrote:
18%這兩年是高峰,...(恕刪)


上次聽我當老師的阿姨說現在很多老師都在排隊等退休, 她那時也開始跟人家排
這些老師的退休金很驚人啊! 每個一年領有快百萬
關中說的每月七萬不是少數
這一塊比18%還恐怖

ryanku wrote:
上次聽我當老師的阿姨...(恕刪)


教師要看中央的還是地方的,不一定都是中央的,要領高大概都是碩士教師才有,以教師現在的薪資不算低了,退休如果領85制以上,不管對中央還是地方財政都壓力極大,至少走65制大概早晚跑不掉
至於18%,那很大的人數比例一個月領不到三萬的,且高峰一過會往下掉
以現在的支出比例來看,中央的人事相關費用一年約22%~25%,比例還勉強可以,但其他支出就金額來說不是太夠,不論是公共工程、教育、食品安全、……等等,一年如果只有不到13%的收入,還要扣掉快1/4的人事費用,那一年不到10%投入這些領域對人民整體福利其實不利
目前在做的都是補漏洞而已,主要都在油和電,這不補光維持油電供應以後一年要從財政拿走幾百億,會排擠其他支出,這是目前有動作的
但加稅難度不算低,其實減稅也減過頭了,別以為只有企業減稅,一般人的減稅其實也不低,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每隔一陣子就提高,對稅收影響也很大
稅收是個麻煩的問題,能收到的才有用,提高稅率然後企業出走,那更慘而已,調整的拿捏會很重要,讓所有人多繳一點稅又能留下企業提供就業才是規劃增稅的重點,增稅不是靠感覺和脾氣的,那是需要經過計算和協調的,沒很好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