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股未來是要去哪?

往品牌價值的方向思考,投資的方向就出來了

再來分全球型,區域型
以各產業來逐一作分析,就可鎖定投資比例,跳脫臺股未來漲跌的思維!

edwin5221 wrote:
往品牌價值的方向思考,投資的方向就出來了

再來分全球型,區域型
以各產業來逐一作分析,就可鎖定投資比例,跳脫臺股未來漲跌的思維!


我有一千萬個不同意. 品牌廠大部分都落難了.

hTC
Acer
Asus
Trend Micro
Giant
D-Link
ZyXEL

台灣股市電子市值高
但營運相對過去沒有辦法給予較高評價
而政府擺明就是靠向大陸
因此相關的食衣住行股票評價拉很高
感覺上這波外資
是因為電子不行而拉傳產..拉高評價讓你認同

但實際上這些公司並不是成長型公司
回歸盈餘成長來看的話買單的人越來越少是正常..
但..越沒人買越會漲???
認同台塑四寶,就作基本持股

小弟認為這個盤就是像現在一樣,盤盤盤,然後不知不覺

品牌是百年基業,我想台灣沒幾個公司有此格局,所以台灣的品牌若沒有在大陸市場取得績效,那就不要想這公

司了

大陸的電視,手機廣告都是,聯想,金力,oppo,三星,一小部份apple

電腦也是以聯想為主

所以,三c品牌產業,小弟認為台灣是會慢慢失去舞台的.有機會就做空

不要放空台灣的汽車品牌噢

frank4831 wrote:
這波明顯有外資鎖定具備以下特點的股票, 資金不需要太多, 因為鴻海已經變成雞肋, 撤出來的資金零頭就可以把這些股票炒翻, 而且獲利豐碩. 很多本益比都已經是 20以上了.

1.中小型 - 30E以下股本
2.籌碼集中- 融資使用率 10%以下
3.獲利穩定(即便是小幅成長)- 接近或超過一個股本
4.股價過百.

例如,
精華,金可
和泰車, 巨大, 美利達
儒鴻, 聚陽
川湖, 中碳


連續兩日, 這些個股大都走贏大盤. 台積電也會漸漸變成雞肋. 外資逐日撤出的資金總是要有地方去, 這些小型股還有可為.
小型股有流動性的風險,其實我一直不建議

小弟目前投入如我說,傳統績優榖跟金融股

這些股票或許不是很激烈,但若是多頭市場,所累積的幅度也是很不錯.而且進退皆易
jamesrc wrote:
小型股有流動性的風險,其實我一直不建議...(恕刪)

價值投資者秉持買進持有理念
流動性並不屬於風險
投入機會者獲利來自進出時機點
流動性才會是風險
最終其實還是回歸到原始投資目的

小弟還是堅持看多,每天都買一些
市場的訊息萬變,經濟不景氣已是進行式,只是我們皆不知何時黎明才會到來

台灣經驗從經濟到政治自由,中間總是會有一些插曲,或許兩岸的緩和,會給我們帶來機遇與挑戰

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型到世界市場時,台灣的中小企業準備好了嗎?

小弟相信即將是自由的年代,知識與創意會幫我們開啓未來希望

,期待台灣能走出不一樣的未來

問:台股未來是要去哪? 答:始從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