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意思是資金趨勢對營建股不利營建業大老闆應該會更清楚但股價表現大概是亞洲最強的除了除權息前希望股價在高檔以外..從中長期角度實在想不到去買的理由股票換鈔票的機率很高某些股用高現金殖利率誘使壽險公司資金進入也許是不跌的原因吧
他的這篇文章,完全沒有考慮到買不買得起的問題,而且戰後嬰兒潮父母只有『少部份』並不是多數可以協助小孩買房。所以何來的供不應求,現在連沒電梯的公寓裡的住戶7成都是小家庭租客。ebola01 wrote:騙肖耶 ?!嗨過頭...(恕刪)
davidstrath wrote:有關新屋開工量及GDP可否分享其中的邏 資料來源 營建署台灣近年一般住宅開工量 單位 萬平方公尺2013Q1 03922012年 1534 (*1.30%)(年經濟成長率)2011年 1432 (*4.10%)2010年 1190 (10.9%)2009年 0949 (-1.93%)房價上漲,導致一般民生消費下降,所以戴總要年輕人多多消費。
可達瓜瓜 wrote:期待 萬一房地產下來...(恕刪) 房地產下來,當然對經濟有傷害,相關行業佔據經濟活動的比例不能算低,光房仲就多少從業人口但5%~10%已經不能算緩漲了,這有點太大了,資產保值應該是略高於CPI,漲價速度越快、幅度越高的越容易陷入投機,量小後流動性變差,嚴重就會引發系統性的流動性風險,此時修正幅度會比較大,漲價的時候超漲,那跌價時通常會超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