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理財理財法 --- 鄭宏儀不敢教你的理財法

Max_Lai wrote:
...就算你沒有一億,只要有 60萬x50年=3000萬,那你就有使用不理財理財法的資格! 你的人生後半輩子就有了基本保障!! 因為每個月花五萬,完全以坐吃山空的手法來花,還能撐個 50 年哩!! 3000萬拿去定存,2%利率計算,每年剛好有 60 萬利息,可以說以利息來講就可以完全支付一個月五萬的花費,完全不會動到本金!! 所以,只要銀行肯付擔高於 2% 的利息,可以說 3000 萬可以讓你永遠不愁吃穿!!(恕刪)


每年領息60萬,就需要繳稅。
扣除所得稅之後的資金增加速度如果沒有超過通貨膨脹,只會越來越窮。
定存利率高低並不能代表獲利強弱,定存利率超過通貨膨脹率的差值,資產才算有增值。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
...................
..........................
..................................
............................................
小小胖胖胖 wrote:
你賺的錢絕對不是別人賠的錢(除非對作融資融卷...)...(恕刪)


舉個例子吧

甲公司在今年年初上市 發行十股 每股一百塊 之後每月月底結算公司淨值 (Book value)
01/01 : Book value NTD 1000. 10 investors A1,A2,A3,A4,A5,A6,A7,A8,A9,A10. NTD100/share

01/31 : Book value NTD 1500. NTD150/share. Investor A1,A2,A3 sold shares to investor B1. Now we have 8 investors A4,A5,A6,A7,A8,A9,A10,B1. Investor A1,A2,A3 profit NTD50 each. 50% return. Investor B1 profit 0.

02/28 : Book value NTD 2000. NTD200/share. Investor A4,A5,A6 sold shares to investor B2. Now we have 6 investors A7,A8,A9,A10,B1,B2. Investor A4,A5,A6 profit NTD100 each. 100% return. Investor B2 profit 0.

03/15: 大盤下跌 市場價格現在每股 NTD170/share. Investor A7,A8 sold shares to investor B3. Now we have 5 investors A9,A10,B1,B2,B3. Investor A7,A8 profit NTD70 each. 70% return. Investor B3 profit 0.

03/20: 大盤繼續下跌 市場價格現在每股 NTD140/share. Investor A9,A10 sold shares to investor B4. Now we have 4 investor B1,B2,B3,B4. Investor A9,A10 profit NTD40 each. 40% return. Investor B4 profit 0.

03/25: 大盤繼續下跌 市場價格現在每股 NTD120/share.

If Investor B1 sold shares to investor C1 now. we have 4 investors B2,B3,B4,C1. Investor B1 LOST NTD30/share (total NTD90). investor C1 profit 0.

所以 Investor A1 A2 A3 所獲利的 NTD50 從那裡來? Investor B1 貢獻了 NTD30 (這是 Investor B1的實質損失) Investor C1 貢獻了 NTD20 (最後這會是實質獲利或損失 就看往後市場走向)

如果在 03/25 沒有一個投資者出場 那當然是沒有一個人有 "實質損失" (realized lost) 但是並不是沒有一個人有 "還未實現的損失" (unrealized lost) 至少投資者 B1 B2 B3 B4 帳面上都損失了這些人裡任何一個人在這個時候出場 "還未實現的損失" 立刻轉成 "實質損失" 當然投資者也可以在這一天要求清算並關掉公司 但是能不能夠清算出每股 NTD200 的淨值 不無疑問 如果不能 那 investor B2 就一定會有實質損失了 如果可以 那也就是清算的買家來付原來投資者的獲利!

所以有沒有人獲利? 有沒有人損失? 你覺得呢? 有人說買股票是買一家公司的 "未來" 這句話上面這個例子就說明了 任何一個現在獲利出場的投資者的獲利都是基於現在進場的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獲利的期許 (當然任何一個現在減損出場的人的損失都有可能是現在進場的投資者未來的獲利) 如果你的期許對了那自然會有另外一個買家以更高的價錢來買你手上的股票 也就是說這個 "另一個買家" 對未來有著更高的期許 如此不斷地循環直到公司獲利停滯不前 那最後進場的投資者就住進套房了!
長期投資來講是看公司發展的情況,不是零合遊戲。

短線來講當然是零合遊戲。

其實大家都知道,就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

理論上,資本市場不是零合遊戲。

但台灣散戶都是炒短線多,對這些人而言就是0合遊戲了,

本文對象應該是散戶,所以說股市是0合遊戲也沒錯。


另外經濟成長不一定要靠消費,也可以靠實質投資,尤其台灣人口少,內需的消費幫助有限。

Area81 wrote:
舉個例子吧甲公司在今...(恕刪)

您這前提都假設了某公司...到了最後..不賺錢了...沒人願意買了
所以有人住套房了...
那些人的損失(不論已實現或未實現跌價損失)
就是..原本某些人的獲利

所以您不考慮是否有某公司能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且永續經營...
好吧..我也暫不考慮真的有那麼偉大的公司...

我們來假設A公司總市值1000...一上市10元..股東A1A2~~~~A10...每人100股
A公司很倒楣
上市第一天..爆出重大危機..頻頻跳票
股市上市第一天就跌
第一天剩9元 A1的100股賣給B1 交易價9元
第二天剩8元 A2的100股賣給B1 交易價8元
第三天剩7元 A3的100股賣給B1 交易價7元
第四天剩6元 A4的100股賣給B1 交易價6元
第五天剩5元 A5的100股賣給B2 交易價5元
第六天剩4元 A6的100股賣給B2 交易價4元
第七天剩3元 A7的100股賣給B2 交易價3元
第八天 剩2元 A8的100股賣給B2 交易價2元



證管會看不下去了...勒令下市...股票變壁紙...

結果公司倒閉...公司清算結果
總資產剩200元股東勝A9 A10 B1 B2
A9 A10 各分20元 B1 B2 各分80元
請問...這樣的情況下???
這些投資人賠的錢是被誰給賺走了??????
A1賠 10
A2賠 20
A3賠 30
A4賠 40
A5賠 50
A6賠 60
A7賠 70
A8 A9 A10 各賠 80
B1 賠 220 (90+80+70+ 60- 80)
B2 賠 60 (50+40+30+ 20- 80)

每個人都賠..誰賺了???????
這例子或許極端..
但是..並非不無可能...

如果是您所用的零合遊戲...
總有人賺錢吧????????

舉這例只是告訴您..股市..絕對不是零合遊戲
只是每個股東對某公司的獲利能力與該公司未來的市價
有不同程度的認知
所導致有人賺錢也有人賠錢的一個交易平台
但整體加起來所有人賺錢的金額跟賠錢的金額絕不會相當
您的獲利..更不可能來自接手您手上股票股東的未實現跌價損失(或已實現跌價損失)
您的損失...又跟將來投資者的獲利有啥關係??

抱歉..離題了...

重申
在不景氣的現在...過度的儲蓄只會讓整體的經濟下降...
適度的投資與消費..才能恢復整個台灣經濟..(有錢的大大們多努力吧 呵呵)



就算你沒有一億,只要有 60萬x50年=3000萬,那你就有使用不理財理財法的資格! 你的人生後半輩子就有了基本保障!! 因為每個月花五萬,完全以坐吃山空的手法來花,還能撐個 50 年哩!! 3000萬拿去定存,2%利率計算,每年剛好有 60 萬利息,可以說以利息來講就可以完全支付一個月五萬的花費,完全不會動到本金!! 所以,只要銀行肯付擔高於 2% 的利息,可以說 3000 萬可以讓你永遠不愁吃穿!!

看到這一段...大家都知道道理...但是....要一次同時就有3000萬....
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了.....如果不吃不喝存到3000萬...等到開始爽了
.....也7.80歲了....很想跟郭台銘借個2億...借個幾年讓我放戶頭....
光利息就好幾百萬了...再環他...阿哈哈
....
股市是零合遊戲???
所以光是這點就錯了
相信上面的高手已經解答過了
股市不是零合遊戲!!!
存錢的方法很多

但是一句老話 , 走極端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定存當然重要 , 其它的投資也不要偏廢

曾經有人提出 80 20 的理論

如果保守一點 就用 90 10 的投資法

在我看來 在台灣把錢全部都存台灣的定存

要嘛 就是自己太忙 忙到沒時間管錢

要嘛 就是對錢不計較

小小胖胖胖 wrote:
每個人都賠..誰賺了???????...(恕刪)


你忘了這個游戲裡還有一個叫 "公司" 吧? 誰賺了? 當初創立公司那些人賺了 你損失的錢成了他們的薪水還有學經驗的學費以及替公司製造設備的其他公司的收入等等 自己列舉吧!

A1賠 10
A2賠 20
A3賠 30
A4賠 40
A5賠 50
A6賠 60
A7賠 70
A8 A9 A10 各賠 80
B1 賠 220 (90+80+70+ 60- 80)
B2 賠 60 (50+40+30+ 20- 80)

這些損失總共 NTD 800

成立時公司淨值是 NTD 1000 清算時 NTD 200 不多不少 淨值損失 NTD 800! 看到這裡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你這個例子正好可以拿來解釋前一陣子 這裡不少人在討論的 "臺灣高科技公司分紅制度" 為什麼對投資者是不公平的

我覺得這篇文章也蠻有參考價值的,不過前提是你是有錢人~哈哈
筆者可能是在投資机構或是銀行上班吧.看過太多稍有錢人的起落
這就像保險,誰最需耍?我想是上班族吧?餓不死但也富不起來....富人基本上沒有也沒差,窮人....嗯命不值錢
也買不起,這就是現實.
理論上,股市不是零合遊戲,但是.......這是指有好的標地及長期的投資才感受的到吧?
對於有在玩股票的人來說,輸就是輸,是不是零合是沒差的,零合理論只在課堂上有用吧......
股市千變萬化,零合理論只不過安慰你,你的COCO不是被人偷了

有人提到這种模式絰濟會誇,其實蠻有爭議的.....個人追求幸福平穩的生活有錯嗎?
憲法可沒要求個人負起這個拯救經濟的義務吧?
其實大家只要回顧歷史,經濟的崩盤,絕大多數是沒限度的貪心以為股票及土地會無限制的上漲,不是嗎?
換個角度想,等崩盤了再來拯救股市及國家於危難不是更有意義?
這年代,原諒別人,等於做濺你自己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