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不要上當,,,,,,請慎重,,,,,,,,中風老伯靠債基月領9萬退休金??????



怎麼可以把老鼠會技倆講出來

這樣人家如何賺這些保守老人的辛苦血汗錢

剪羊毛剪到這些老人的錢..真是狠阿
小虎先生 wrote:
本來不願意...(恕刪)

我也覺得這是媒體跟金融業者的狼狽為奸
拿保單、房子,借錢來買高收益債券基金。
1. 保險公司賺借款息。
2. 銀行賺借款息、基金申購佣金、基金經理費分成。
3. 基金公司賺基金經理費、...。
4. 媒體賺廣告費。
5. 中風老伯,可能賺配息,可能賠本金。就差一個『穩』字。

拿保單、房子,借錢來買高收益債券基金?只能說一句:看你搖擺到幾時?

借錢出去的保險公司及銀行專家們,都是笨蛋加三級?(可能嗎?)
這麼好康的事情,不自己來,還讓一個老伯去賺?(可能嗎?)

因為業者覺得買股票存退休金這梗已經老了,或者用的差不多了,改換個靠高收益債可以讓你退休每年

領幾萬幾萬的反正文字中有個債大家應該會很放心,不過投資還是一樣有賺有賠何況基金扣的費用其實

說起來應該比股票還多,下一次搞不好又改玩匯率可以賺多少了..
我也覺得老人的棺材本不應該拿去買基金,應該...在死前花掉...
小虎先生 wrote:
1.我們說的是退休老人,,,這叫棺材本,,,

2.澳幣或許總體利率高過美國,,匯率風險算過嗎

年輕人有年輕人投資需冒的險,,,垃圾債買點成為組合一部分也可以,,,,但今天是教退休老人還借錢去玩,,,,,,

誰敢說十年內,,,2008那種是不會再來,,,,年輕人可以,,退休棺材本可以這樣玩,,,少來了,,,
聯儲會成員放話QE3將在暑假減少收購金額, 年底前停止QE3, 請不要鐵齒, 聯儲會的運作模式, 就是先放話引導市場方向, 時機成熟再宣佈政策, 以避免對市場衝擊過大, 高收益債除了利率風險, 還有信用風險, 一旦利率反轉, 下跌幅度將會非常慘烈, 現在是退出高收益債的時候了, 債券定時炸彈即將爆炸

ayz847 wrote:
我也覺得這是媒體跟金...(恕刪)

沒錯
台灣的金融業就是如此
以期貨來說,國外期貨手續費超高
單邊就要6, 7美金, 廣告的時候都是說一點多就賺
有些商品還要3點才打平
國外經紀商手續費都是2美金
數量放大來看
一千口就差了4,5千美金
台灣最厲害的就是舉辦一堆抽獎, 比賽活動
吸引你下單
狠狠的賺你的錢
故事主人翁靠以下方式月領9萬退休金

1.買高配息債基,配息約7.5%

2.本金要夠大,所以把投資店面賣掉投入債基

店面出售是1250萬..還繳了414萬保單..

剩836萬..

3.靠本身自住房屋質押貸款,以子女名義借貸500萬

並且用保單質借150萬來投入債基



1.既然要7.5%的配息,就要承擔風險...看個人對風險的好惡

2.店面賣掉...買保單,看其目的...若是節稅,還行

若是為了投資買保單,就犯傻了....

其餘的錢買債基,有沒有店面好賺,就難說....

3.借貸500萬投債基...難道保證一定賺???
用保單質借更傻了....難道保單質借可以控制在2%的利率?
不然不是墊高成本?
看完只有一些心得~應該多介紹這位老伯所有投資債卷的等級及投資標地並把成立到今的走勢圖及歷史資料例出來讓大家評估會比較更客觀 不然不免讓人覺得是勸敗文章

但不管如何高獲利本就伴隨高風險 只要能賺錢並放進口袋的就是好投資 其它的就靠個人的投資和風險控管功力

債基最肥美的那段已經過去了

高收益債跟美股連動很貼合,但美股創新高
很多債基橫著走,不跌就不錯了

熊市一來,這次可能會比誰崩的快
頂多拿十分之一買高收益債
而且進場點應該在股災發生之後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