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的觀點沒有錯, 重點是, 發展境外人民幣金融中心, 吸收大量高利率的人民幣資金後, 銀行要如何獲利 ? 冰島的銀行拿去買高報酬的雷曼連動債, 賽普路斯的銀行拿去買高殖利率的希臘債券, 台灣的銀行要買甚麼 ? 資金運用如何兼顧安全與獲利是重點, 目前推不出高附加價值的金融產品, 只會互相惡性競爭的台灣銀行, 似乎不是瑞士, 新加坡投資銀行那種料. 如果資金用途只會拿來買大陸的高收益債券(無錫尚德公司債)或理財產品, 將來步冰島, 賽普路斯的後塵是可以預期的.
大火快炒 wrote:想起了清朝商業祖師,...(恕刪) 我們投資!!首選...到底是不賺錢但大到不會倒?? 還是很會賺錢.規模談不上大的企業????我是選會賺錢的!! 規模大小不重要!!小弟近十年股票獲利每年都是正積效!!""選股唯一的條件就是,企業一定要賺錢.賺了還要分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