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er0625 wrote:
能不能比的上~我沒能...(恕刪)
人盡其才,發揮自己的優點,在擅長的領域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便是人才
能做到上述的事
哪怕你是水電工,木匠,修車技工都是人才
如果你是醫師
問診 3 分鐘,依電腦開葯,草草了事
卻沒抓到病原,讓病人一而再的求診
那就算是醫師,也不是人才
用考試來判斷是不是人才,只是便宜行事,人云亦云而已
也是因為只用讀書考試來認定人才
所以台灣才會以為讓所有人讀大學之後,所有的人就都變成人才
這種士大夫思想,正是台灣沉淪的原因之一
另外
如果純粹就投資報酬率來看待公務員這件事
年輕人把青春放在投考公務員是值得的
但是
這件事突顯了台灣人的社會價值觀
台灣人不再想要從冒險開創去得到利潤
而只想躲到公務體系的保護傘下去求得優渥的生活
所以
民眾,商人,官員....以不同形式是與手段,或者合法,或者不合法,更或者把不合法改為合法,從公務體系獲利
這是台灣價值觀與制度的沉淪
台灣公務員的待遇堪稱合理(不過退休後領太多...)
反而是民營企業的待遇CP值過低
從制度面來看
政府對公務員的超額福利遲遲砍不下手
卻吝於調升勞工那一顆茶葉蛋的基本工資
並放任企業濫用派遣、責任制
所以直接導致整個社會偏好大幅轉向公務體系
這是制度殺人
當然每個領域都會有成功者
或許又會有很多例子說民營企業待遇多好多好
不過舉例前別忘了"比例原則"
把少數人的例子無限放大
除非政府願意大刀闊斧的改革台灣"太強調責任"的工作環境
否則台灣競爭力恐怕將不斷下滑
因為工時待遇跟國外實在差太多了
不以絕對金額
而以投資報酬率來看
未來公務員這個職業恐怕還會夯很久很久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