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你會怎麼買國外基金?

dataride wrote:
謝謝您的答覆,不過不...(恕刪)



風險??有!!
投資陸資50%以上不准只是其中一項限制,境外基金在台要可以上市有一些規定,不符合
規定的依法就不能在台買賣,但是當然不是說這些基金就全部都不好,有些純粹是"政治"
考量,在此就不提
所謂以仲介身份仲介您去國買外基金不外乎兩個辦法,一是作直客,意思是仲介跟基金公
司有 deal,由仲介公司代您向國外基金公司開戶,然後您直接向國外基金公司進行下單操
作,當然也許因為您要向國外直接下單比較麻煩,仲介公司會代收送件,此其一也
其二就是仲介公司收了台灣這些投資戶的錢後,以仲介公司自己的名義操作集合帳戶向國
外的基金公司下單,然後有關客戶的申購贖回等帳務問題再自行拆單解決
風險在那裏呢??如果是採方法一,那還好,但是因為你的手續可能都由仲介來代辦,仲介
是不是會拿你的資料去作啥不知道,但是萬一仲介倒了沒關係,因為基金公司是有你這個
直客的戶頭的,所以權益沒影響,不過因為是"非法"基金,如果該檔基金因投資地法令限
制或其它相關問題導致下市或投信公司倒閉,很抱歉,政府不會理你,你的錢就沒了,方
法一是沒有直接違法,但是沒有保障
方法二呢??這個就違法,只要被金管會知道,絕對吃不了兜著走,而且因為仲介是操作集
合帳戶,基金公司根本不認你這個間接的小客戶,仲介若是自己把基金賣了捲款潛逃你一
樣哭訴無門,而且賠得更慘,一毛都拿不回來 ....

不知這樣有沒有回答到樓主的問題??基本上國外基金跟國內基金有一點不太一樣,國外基
金的基金規模通常是比國內基金大得多,直客的單筆申購金額也會比國內的大得多,當然
不是說單筆申購金額小的直客基金公司就不收,可是各位版友要想想,您一個小腳,一個
月就算買單筆一百萬,對境外基金金司來講仍然算是小小腳,那麼仲介替你轉介操作"直
客"的機率有多少??又,仲介跟你講是,也不見得是,因為仲介內部怎麼運作的你是不會
知道的,國內現在合法上市的國外基金其實很多,大概七八百檔有,你怎麼選都選不完,
那麼有沒有必要為了多賺那一點不見得可以賺得到的錢去買政府不作保證的"非法"海外基
金值得好好考慮,再就是,如果你非買不可,請找國內那些有名的大型券商及投顧投信,
他們有這種服務,不要去找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什麼仲介或顧問公司,風險會小一點
總天然色 wrote:
因為用保險來包裝產品...(恕刪)


不光只是避稅問題,賣基金是有錢可以賺的,但是依法保險公司不能賣 .....

保險公司養那麼多法務當然不是呆子,於是 .....

賣給你保險,骨子裏是基金,又有賺又遊走灰色地帶解決法律問題,但是個
人是不建議您用這種投資型保單來操作基金獲取利益,為什麼呢??如果您仔
細看保單內容,廿年內您都繳一樣的錢,業務都會跟你講你繳幾年後可以繳
一萬投資一萬x, 多的這些是保險公司回饋,而且投資績效看起來檔檔都是
強檔,但是避提一開始前五年甚至更長期的時間您投的一萬元其實大部份都
是保險公司拿走,小部份才能投資,當然放的時間愈長保險公司拿的比例就
愈來愈低,由拿你錢變成送你紅利,不過總的廿年算起來就投入本金而言您
並沒有賺錢

再就是,雖然基金是長期投資獲利才會比較穩定的金融商品,但是國人普遍
沒這種習慣,通常持有幾年就會出脫轉換的機率偏高,如果您買這種商品沒
有持有十年廿年以上,基本上都是賠面居多,btw,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
是你自己選的,你確定你選的組合會賺錢??廿年下來賠掉也不是不可能 ...

既然如此,除非你要的是"保險",不是"投資",否則自己直接拿錢到銀行去
買基金恐怕贏面多些,至少你投入的每一分錢扣除手續費後都反應在你的成
本上,保投資型保單不但您要超長期持有,而且要有聰明的投資頭腦加上運
氣,不然還不如買保值型債券好一點 .....
cchan wrote:
其實我有買耶,不過不...(恕刪)


.....
這位大大,您可能要注意,不管國內或海外,每檔基金都會有"最低單筆申購金額"限制,
國內通常是三萬元或類似金額,國外也不會低到那去,您月繳 500 美金,相當於不到兩
萬元台幣,可下 20 支基金,平均是25元美金,不到一千元,比國內定期定額最低下限
還低,您覺得您買的基金可能是以您的名義向基金公司下單嗎??

我想我點到這裏您應該就明白了,不管他系統作得有多 fancy,如果不是以客戶個人名
義直接下給基金公司,而是以投資公司名義來下,除非他符合我前面第一篇 post 中所
述的資格,不然在國內就是非法,要被金管會處罰的 ......

匯款到基金公司而不是透過該公司轉帳這個大體上沒錯,不過你要確定你匯入的是你在
基金公司保管銀行的收款指定帳戶而不是代銷公司在保管銀行的收款帳戶,這個部份也
許有的人不會去注意,甚至連銷售公司內部的人也不見得懂,一般基金公司在作申購款
項沖銷的時候會去比對帳戶內款項"總合"跟申購下單是否符合,若 ok 則進行進一步處
理,並不管這總合金額是那來或由幾筆合成,所以搞不好您雖然是匯到基金公司收款行
,但是仍然是投資公司的戶 ......

作金融商品投資要注意,如果您沒有辦法確定您的操作是有保障的,還是去銀行買比較
不會有問題,小弟講這些是因為很"不巧"小弟就是服務於相關行業,而且在進行工作前
必需先弄懂法律規章及政府相關規定,加上與業界互動,不管合法非法基金相關銷售行
為裏面搞的飛機可多了嘞,各位投資客宜多謹慎小心,不要為蠅頭小利搞得血本無歸,
基金公司倒掉的不是沒有,非法仲介跑掉的更是多的是 ....

再提醒一點,業務講的如果能聽,xx都會xx,就不用講太明了,如果業務把他知道的都
講清楚,業務就不用賣了,而且業務不見得瞭解實際操作的內容跟細節,那你說業務講
的能聽嗎??
如果要買一些管制地區的基金的話, 擔心的是風險,

那我建議去買在美國上市的該地區 ETF , 畢竟是美國公開上市的產品,

不用擔心代理公司的問題....不怕買到假的, 進出也方便 , 沒有鎖碼期...
看了前面各位大大的回覆.. 原來這麼多人都有投資基金耶...^^. 真是不錯

我自己也有投資基金 (股票型/債券型) 約 6年多的經驗了..

從買 銀行定期定額_單比期金... 到保險公司 投資型保單定期定額的_組合型基金 到現在 有時的 "保險公司_單比購買期金. .. 都有..

感覺起來.. 各有各的特色... 好壞 見人見智... 報酬的好壞.. 也是因投資人基金挑選的差異

透過銀行.. 較簡單... 且一般各銀行有不同的手續費優匯...

保險公司.. 因現在銀行.. 保險. 等等都成了金控公司.. SO 也愈來愈多的 投資型保單..
先解釋一下.. 要如何買? (因剛買時.. 我也問了一陣. 才清楚)
1. 已是被保險人.. (不需在加保)
2. 新保險人.. (若只是為了買基金而保. 只要保最低的就可以. )
3. 成為以上者... 有二種買基金的方式:
a. 把目前的某些保險費.. 轉成投資型的.. (繳的錢. 部份是保險. 部份是 基金)
b. 重新以一筆金額.. 純買 基金 (掛在保單上. 但全部的錢都是 付在 基金

但手續費. 可能沒有某些銀行的便宜. 但也是依各家保險公司. 或是保額付的高低)

後來會較偏向..透過保險公司.. 去買基金.. 主要是 "組合基金" 吸引我
組合基金... 你可以選擇 不同 的 股票型/債型基金.. 去配買你的 投資金額...
這樣.. 可以因各投資人類型 (積極型 / 穩建型/ 保守型) 去配置 及 當時經濟狀況 (想快些賺錢/ 慢慢來) 等等
來分配. 讓沒有很多錢的人. 一樣可以.. 選擇不同的組合. (若是銀行.. 定期定額最低 3000 , 想買 5支期金. 我需要 15,000 才能買)...


至於很多大大都有提到的 風險 / 報酬率... 則抑賴 各位投資人的 "期金選擇..." ..
自己盡量. 是選大家的基金公司. (一來較有保障.. 二來. 全都資料全都透明化) .. 一般而這.. 債券型的基金.. 其風險程度.. 是較低... 但相對的報酬率也較屬於 穩健成長型..

一般建議.. 投資組合.. 盡量都包括 股票型基金 和 債券型基金
而比例 和 選擇 .. 真的就看每人的選擇.. (多查些資料. 就ok了.)

只要是投資.. 都嘛是 有賺有賠.. ^^..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囉
這位大大所言甚是,我想我先說一下我買的公司好了。

我是透過[貴X]裡的業務員向我解說後,
買了蘇黎世集團的基金平台,
月繳750美金,一次設定10隻基金,
直接飛到香港蘇黎世集團分公司開戶,
(因該蘇黎世開戶條件必須本人3個月內到過香港,預防國際洗錢)
用信用卡轉帳(由蘇黎世集團直接向台灣扣款),
每年無限次轉換基金,不扣任何手續費。
該公司的團隊會根據你設定的報酬率(你的風險承受度)來幫你調配基金,
並根據國際原物料等等波動適時的提醒你做調整。
可以買的基金除了台灣之外遍及全球,
所以目前我的基金設定包含國際貨幣基金、房地產、債市、新興市場原物料。

說真的,會買的原因是因為我相信術業有專攻,
之前自己買股票,心情都隨著股市起伏,不能好好工作,
所以才把自己的錢委託專業的基金公司(蘇黎世),
會考慮蘇黎世的原因是因為該公司的財報、以及國際信用評等,
又是美金戶頭,我身邊的有錢人都已經不玩台灣股市了,
他們都把錢匯出國外藉由專業經理人操盤國際股市。
避稅的同時又可以藉由美金來保值,
台幣的波動過大,政治干預過多,難保哪一天台幣大貶值,

總之,就是考慮很多才會買國外的基金阿。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你好~~~
我今年二月有買二檔基金~~~
其中一檔叫「首域中國」~~~~
我是在「今週刊」認識它的~~~~它是百分百投資在中國的~~~~
成立至今大概五年~~~
去年報酬率高達七十幾百分比~~~
只是很奇怪的是~~~~
在台灣~~~~~
卻是保險員、銀行人員、投信投顧業者都掛在嘴邊的「不合法」~~~~
難道只要是投資中國的就是該死嗎~~~~

我買的方式是先去查看一下「首域」的購買方式~~~~
它的計價幣別有四種~~~港元、美元、英鎊、歐元(銀行都是HSBC)

我用的是美元~~~~美元的匯款銀行有二個方式(分別是香港和美國,我用的是美國!因為要寫的字比較少)

香港: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銀行名)
地址:1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戶名:HSBC Institutional Trust Services (Asia) Limited-First State Investments
號碼:502-692379-201
~~~~~~~~~~~~~~~~~~~~~~~~~~~~~~~~~~~~~~~~~~~~~~~~~~~~~~~~~~
美國:HSBC Bank USA
地址:254 Canal Street, New York, 10013 U.S.A.
戶名:HSBC Institutional Trust Services (Asia) Limited-First State Investments
號碼:000-762270
Routing NO:021-001-088

我準備的資料:護照影本、身份證影本、地址證明影本

憑證是買後大約一個星期就寄到家裡(英文的)
裡面的內容大約是什麼時候花多少錢買的~~~~
買的價位多少~~~~
買到多少個單位數~~~~

之後每個月會再寄基金的淨值報告(也是英文的)
內容大約是~~~~~
你是在多少淨值時花多少錢買的~~~~
目前的淨值多少~~~~
你的帳戶現在值多少錢~~~~~

希望我的回答有「符合」你的問題~~~~~
還是你有其他的相關問題~~~
你也可以在信箱留言給我~~~~
ker0422@yahoo.com.tw
mycute66 wrote:
看了前面各位大大的回...(恕刪)


恩~我也是跟大大相同,我也是基金和投資型保單都有買,

基金就不用說了,賠錢的時候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好處,

且許多人都已經想要贖回,不過因為還好我還有買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就根本不會想要去動他,因為我還有保障在,
賠又怎樣,反正一樣的錢還不是要用來買保險,且算一算還便宜許多,
加上同樣的錢,投資型保單可以買到更多的標的物,
分散風險的效應之下,在大家基金都賠錢的同時,投資型保單還小賺,

且在省下保費的同時,又可以將這些省下來的保費去做其他的投資,
感覺真的是不錯!!


在這邊常看到不少人買定期定額基金也是想走短線,
感覺還真有點怪怪的
dataride wrote:
買國外基金代理公司所代理的產品,目的是投資一些政府管制投資的地區。...(恕刪)


考慮深入敵境辦理,從網路上直接購買嗎?
我辦的那家手續費只要0.3%,可是要先花一筆機票和住宿費。
年前投資到現在,包含匯損約虧了2成,反倒是國內股票救了一些回來。
Hi all, 各位大大都是投資高手, 小弟剛好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有興趣的可以PM mail 或跟我要電話, 可以提供一些資料參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