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19620102 wrote:呵呵 只是正巧有個朋...(恕刪) 我之前在銀行工作曾經有個大戶 加盟 溫度咖啡 加盟金在那時要價350萬大洋這只有店面裝潢跟設備 不包括水電瓦斯房租人事成本溫度咖啡的策略就是先讓加盟主自己找點 自己經營收取加盟金跟權利金 ~ 觀察幾年 業績都不錯合約期滿 收回自己經營~========================仙玉鮮的加盟金是 500萬===========================那批50元比薩的加盟主,,,,記得不少人全台灣好幾百間
那種未上市 就要大筆資金挹注投資的東西通常很難脫手流動性差 要賣也很難 通常都是再人的一念間潛在風險比股票還大1.財務資訊不透明化2.往後急需資金時 也很難賣人3.老闆捲款 股東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4.買了產品不實際 買了未上市股票 居然比買白紙還貴...5.前面當然講的天花亂墜 等資金到手就不了了之6....你知我知的結果
catmoo wrote:在說之前一個有一隻熊的烘培店,其實也是很會操作的一個集團,旗下也是從賣包子到日式豬排,到現在賣麵包...(恕刪) 那隻熊的老闆 其實也不是什麼好咖啦一堆其他副業 搞不起來就收掉 反正賠掉的幾乎都是投資人的銭現在這個有熊的烘焙店 搞了好幾年 居然沒有倒 已經算是奇蹟了加盟店也是一直有拓展真的很懷疑那些投資人怎麼眼睛都沒擦亮一點
其實這種東西就類似簡化版的"創投",可能十個案例裡面有成功一兩個就很了不起了!但成功那一兩個可能就會讓投資人跟老闆賺翻天,看看2000年的達康風潮只是這些人可惡的是,知道他們沒辦法騙過投資銀行那些精明人,就找一般老百姓下手,還運用資訊不對稱跟誇大報酬率等手法誘騙!另外一方面,高報酬隱含著高風險,大家想賺每年10%的報酬率,卻沒考慮到風險,看新聞還有人去借信用貸款來投資,也只能說"貪念"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