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is wrote:不懂為什麼有些鄉民會...(恕刪) 因為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美股量能也是縮減美國企業手上的現金是四十年新高而股市成交量(周月)卻是一直縮小就算來個 QE3 也無法挽救股市成交量甚至昨天大漲的每股成交量也偏低這顯示投資人根本就不認同這麼高價的市場
KCLin0423 wrote:因為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恕刪) QE 的資金已逐漸轉進債券, 至 10/10 這一週來看, 匯入金額已創一年來次高美股因選舉行情創今年新高, 投資人本來就會居高思危. 單看美股的成交量有時會不曉得 $ 到哪去了國內證所稅議題本來就影響台股成交量, 這個我已經提出數據了.
siis wrote:QE 的資金已逐漸轉...QE 的資金已逐漸轉進債券, 至 10/10 這一週來看, 匯入金額已創一年來次高美股因選舉行情創今年新高, 投資人本來就會居高思危. 單看美股的成交量有時會不曉得 $ 到哪去了(恕刪) 所以,美國企業並不看好未來的景氣也不想在股市做投資的行為所以情願買債券收取微薄的利息至於證所稅證所稅確定以後不就漲了嘛問題是,漲了以後會有量嘛跟美國一樣而已美股比台股更早出現量縮趨勢(2011年q4)台股在 2012 Q1 衝到近期高點 79XX,為最近之大量美股都呈獻高檔量縮了,此時不出,更待何時?你要量回來試問,目前的景氣有那個投資價值嘛?誰要衝?高檔爆量反而要小心出貨
KCLin0423 wrote:所以,美國企業並不看...(恕刪) 債券基金這幾年本來就很吸金, 2011 年流入已創新高. 在歐債問題未解的 2011Q4, 即使有一些好消息暫時讓股市創新高, 但並不影響 $$ 的流向. 投資美股或是 EM 不見得是同一套資金或是採用相同的投資策略.證所稅通過沒有所謂的慶祝行情, 這個稅法議題早先已經迅速讓台股領先歐美日韓跌破均線, 比其他市場晚恢復, 成交量也迅速縮減 3 成. 還有人認為這是不影響股市的稅法.
台股會比別人弱絕對是背後的基本面,我們都看不到的那種要說收稅,歐美都收很多台灣人買美股 ETF,配息還要先收 30 %第二年要會填單子,才可能拿回來所以股價背後的意義,不只是稅收多收少股價背後的意義,比較多是確實,沒有基本面做支撐 基本面可以用 QE3 疊起來?呵 ... 先說 QE1、QE2 疊的基本面在哪
siis wrote:債券基金這幾年本來就...(恕刪) 1.不管如何解釋,擺在眼前的就是錢不入股市2.不論德英法韓,股市都是在2012Q1出現高點,目前回到 2012 Q1 附近並有 M 頭傾向,在形態上是類似的(會不會變 W 底我就不知),美股則是因為選舉但事實就是錢不進股市。3.世界工廠中國更是濫,不用說了。連世界工廠都這樣,沒落的代工大國台灣憑甚麼比人家好?4.台股要量? 試問有人覺得目前的種景氣與指數可以壓身家了嘛?(台積電前陣子被評為全世界第二貴的半導體類股票)5.賺錢繳稅本來就是應該的。如果資本利得完全沒有繳稅機制。那就是一般受薪階級要負擔更多的稅。貧富差距對經濟的影響,恐怕比股市更加嚴重。園區的工程師到網路上說,員工分紅費用化,台灣科技產業會落末炒房地產的說,奢侈稅,實價登錄實價課稅會使台灣經濟衰退炒股的說,課徵證所稅會使台股無量,然後下跌政府說,我快倒了如果以上都妥協了,試問,倒楣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