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ku918 wrote:因為貶值沒有發生在產..卻沒有能提供更高報酬的實體產業投資機會.(恕刪) 因為一而在再而三把"因”花掉了沒有因創造不了 能提供更高報酬的實體產業投資機會而台灣有那麼多的銀行卻有難以走入國際處處自我設限的窘困猶記得喊得好響亞洲金融中心的口號嗎?
yyallen wrote:因為一而在再而三把"...(恕刪) 這不通, 金融海嘯後, 政府一連串政策引流下, 外匯存底創高, 表示台灣內部有很多錢, 但相對下卻沒有實質薪資的提升, 就業上甚至有青貧族的出現, 錢都來了, 但工作機會在哪? 因為這些錢逐的利不是實體經濟成長的利益, 而是短暫投機的利益而已
ryanku918 wrote:這不通, 金融海嘯後...(恕刪) 先說好彼此討論別傷了合氣,純就事論事大家討論看看就我看來當時大家(大中小企業)都準備好了當然部份投機者相對先對房地產開炮了股市也動了起來移居國外已久的資金見台幣便宜也進來了市場的脈動難免會對社會造成衝擊但別忘了當時金錢開始在流動的很多久沒工作的族群也動了起來不是說不該公平正義但不能因為公平正義斬斷經濟循環的過渡期賺到錢的資金是否適時的引導保護已久集中在財團的資金如何引出金融市場有否即時的開放房價不會永遠在高點誰說不會賺到錢剛好房子買在最低點股市進進出出有賺有賠代表了投資資金正面的流動因為一句公平正義一切都停了就我來看公平正義倒像是急功近利罷了忘了該想想如何把"因"留住
clintonbush wrote:玩台灣房地產的應該是...(恕刪) yyallen wrote:我不是高手但是以貨幣....當本地貨幣可以換得較多國際貨幣或存放在銀行及股市投資能夠獲得相對報酬時我必定在最適當時間點將房地產轉換成現金..(恕刪)
*-小士-* wrote:循環的確是這樣不過話...(恕刪) 倒不如說覺得有風險的時候便都不是一搏的好時機就如同股市一樣下跌的速度永遠比上漲快擁有股票快速下跌時跑都跑不掉擁有現金時當確認向上確有無數的標的可輪流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