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嬰兒的保單

終身不要 太貴了

其他就留著

實支實付買最高

癌症也不要刪
剛好同事八月要生小孩,有幫她規畫到這一塊
保險是先求有再求好,建議[面]的部份先顧及完善
也就是[住院日額]+[手術醫療]+[特定傷病(重大疾病)]
因為是嬰兒,保費相對將來想買的時候便宜,建議先以終身險為主
若礙於預算,可考慮拉長繳費年期或降低保額
之後若經濟狀況許可,再用定期險或是其他終身險來補足

依樓主的預算,我會建議下列保法
1.國泰人壽新安順手術醫療終身保險:保額500,年期30
此商品有[無理賠紀錄增值保險金],連續6年未理賠則保額增加50%,也就是750
2.國泰人壽新安心保住院醫療終身保險:保額500,年期30
此商品有[無理賠紀錄增值保險金],連續6年未理賠則保額增加50%,也就是750
3.國泰人壽鍾福特定傷病終身保險:保額30萬,年期20

上面總共加起來保費一年不到12000
有需要的話可再加上[國泰人壽新寶貝傷害保險附約(A型)],加強對意外傷害的保障

以上雖然說保額較少,但重要的部位都有了
之後再依需要做調整即可

另外嬰兒可以不用保壽險啦,效益太低了
其實壽險可以除掉,買終身醫療,現在七月開始聽說要調漲很多,現在買會比以後滿划算,但是嬰孩時期好像會比較6.7歲時還貴,也可以考慮那時候補足。
你也可以詢問業務員有一種大人保單的附約,可以便宜的價格保小孩,保障到23歲或結婚成年止。
或者先保最便宜的壽險額度用到最小,然後搭配醫療險等... 到以後再加入終身的。
還有一些保險公司有專屬的寶寶險可以自行查詢看看,但我覺得大人的保險會比小孩的重要,本身的保障要足夠,在幫小孩保足額。
小朋友的保險,以定期健康險為主,

壹萬元就可以把基本保障規劃得很不錯了,

保障倍數低的終身險根本不需要考慮,

等你幫孩子繳到成年,說不定住院費用是現在的數倍,

現在的投保內容只能塞牙縫,

要漲就漲吧!反正只買保障倍數高的,

這才是買保險的初衷。



flex5817 wrote:
另外嬰兒可以不用保壽險啦,效益太低了


不是什麼效益問題,是因為道德風險,

規定的問題。
我幫我兒子買終身醫療1000日額繳費20年+實支實付30計畫數

35歲前同一費率(雜費最高20萬還是15萬忘了或是選日額3000)

保費加起來才一萬一千多 可以做到住院日額4000元

或是1000元加上雜費15萬(20萬) 配合健保就很好用了

自己去保險公司下載DM做功課 不要給業務員搭配

壽險沒必要保 16歲以前走掉的話只賠你繳的保費 保障是從16歲開始才有

因為醫藥發達 以後壽險的保費費率會越來越便宜

現在這麼小的小孩買了不太適用

若要規劃教育費用 建議可以存高殖利率權值股股票 長期投資絕對是賺錢的 投資效率也比儲蓄險來的高

緊急動用又不需要給利息 賣掉第三天就可以拿到錢

怎麼看現在的儲蓄險都不划算

只剩一個強迫儲蓄的功能....=..=

autumn27546 wrote:
小朋友的保險,以定期...(恕刪)


大大根據您的說法:「以後住院費用可能是現在的數倍」
可是如果現在有買
至少加減還有一些住院補貼
如果都不買
那不是等於要自付所有的住院費用呢?
請指導一下.....感謝大大!

autumn27546 wrote:
小朋友的保險,以定期...(恕刪)


我贊成他的觀念

可以參考一下這文章
http://mcintyre.pixnet.net/blog/post/44382502

小朋友生病住院勞心勞力外,又傷錢(住院開銷+薪水損失),重點是繳保費的人是誰?
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障更重要

flex5817 wrote:
1.國泰人壽新安順手術醫療終身保險:保額500,年期30
此商品有[無理賠紀錄增值保險金],連續6年未理賠則保額增加50%,也就是750
2.國泰人壽新安心保住院醫療終身保險:保額500,年期30
此商品有[無理賠紀錄增值保險金],連續6年未理賠則保額增加50%,也就是750
3.國泰人壽鍾福特定傷病終身保險:保額30萬,年期20


說實在的這樣個內容,我建議乾脆把錢省下來

高老師 wrote:
大大根據您的說法:「以後住院費用可能是現在的數倍」
可是如果現在有買
至少加減還有一些住院補貼
如果都不買
那不是等於要自付所有的住院費用呢?
請指導一下.....感謝大大!


不太了解您的意思,不划算的東西為什麼要買

不如把錢留下來,讓自己保障自己。

自己保障自己不就是忽視風險...?
今天買了終生醫療險,都沒用到至少還能拿回保費跟微微的利息,
沒買省下錢來作投資,可能賺錢也可能虧光光,
等到數十年後哪一天生了病、出了意外才發現自己沒有錢可以做醫療?
以前終身醫療顯沒有壽險、滿期金的概念設計,
現在有了,但人們卻還在用舊時代的舊概念、舊文章作引援?
人會成長、社會會變遷、保險商品也會更新,
在共濟共助的基礎概念不變的大原則下,
找出最適合我們自己的保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分享一個小案例:
之前幫客戶做保單健診,
看到一張11年前的防癌險,
3單位年繳保費不過3726,一旦罹患就可直接給付300萬元,
雖然手術、化療、放射線都沒有給付,
但是卻仍然讓人非常也想買一張阿>_<
他說覺得買了沒有用,想解掉,
但在我計算過後,這一張保單光就這一項部分的解約金,
就已經大於他目前整份醫療險的總保費,
雖然我還是強力建議他留著,
不過,他身邊的朋友卻仍然鼓吹他終身醫療沒有投資效益、防癌險根本就是繳心酸的。
然後他就自己去解掉了....,
解了之後拿回一筆不少的錢,他才發現他自己根本就沒有在做投資理財的規劃,
聽朋友買這買那卻都在前陣子虧光光,
最近看到身邊有親戚出了事才又想要投保,
請我幫他做規劃試算,
一位46歲的女性想要投保終身醫療日額4500↑、手術理賠定額3千~30萬、
終身防癌300萬(身故要能領回)、實支實付18萬、
門診、門診手術(含縫合)也都要理賠、骨折、受傷就診也要...,
預算是年繳費率1萬6千。
從她給的預算跟條件我直接就開給他不可能...,
這些條件我不是找不到商品搭出來,而是這些加總費率我怎麼算都在4萬5以上,
保險第一優先是先考量保障自己、在來是避免發生不測影響家人、最後才替子女規劃,
如果有看到自己喜歡、適合的商品,又正好有需要,建議就請在能力內下去做規劃,
買太多怕繳不下去、買太少至少以後還有機會能補!
重要的是、商品會更新,下架了就再也沒機會。
全球人壽的保險如何? 有人可以推薦不錯的保險員嗎? 想要在七月調漲前為小孩保險.....thanks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