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證所稅新想法純討論

如果不能落實公平正義,

股市存在有何意義?

只是作為富人訛詐財富之所,

建議證所稅未完成修訂前,

將台股無限期休市.......

流川 風 wrote:
當前全球經濟一片美好
台灣景氣也持續過熱
這時來實施證所稅制是個相當適合的時機點
...(恕刪)



別國我不知道
台灣 我可以確認
何時實施證所稅都會被砲


例如
1. 股市上萬點
開砲的人會說政府打壓股市....
跟現在一樣

2. 股市剩3000點
開砲的人會說政府不知人間疾苦.....

什麼都不作 包括房市實價課稅
開砲的人會說政府 放任貧富差距擴大

真的是

我是不懂, 明明就是所得, 為什麼要分離課稅?
就全部都綁到每年五月通通當所得稅扣就好了
賺錢繳稅, 虧錢就分幾年攤
房屋本來就是這樣繳, 為什麼土地和證券不行?
bladog wrote:
如果不能落實公平正義,

股市存在有何意義?

只是作為富人訛詐財富之所,

建議證所稅未完成修訂前,

將台股無限期休市.......

可以阿
少了證交稅
再看看台灣財政能撐多久
無限期休市
那些上市公司又能撐多久

jogging wrote:
當初台灣第一次要課證所稅是在經濟景氣很好的萬點
結果跌到多低大家都知道

過去幾十年只能說每次證所稅議題都能衝擊股市
但衝擊的力道都在慢慢被當時的市場參予者所吸收而下降

目前7000點算台股歷史的中間稍偏高價位

如果純粹以股價指數來看
這算是最適合的課稅時機

以上都偏題了
想要討論的是
用報酬率來代替絕對金額是否是更好的辦法
(必須搭配更低的證交稅)

確實以大盤指數來說
目前的確是位在中間偏高一點的位置上
但那只是表面好看而已

講白一點
是拿全民的錢硬把指數護在高檔而已
你可以去觀察權值股以外的中小型股
一堆股價連過去6000點的水準都不到

另外目前全球面臨的景氣是如何
大家心知肚明
這個時機點比較需要的應該是如何振興經濟
而不是挑這時機對股市踹一腳

俊志e wrote:
什麼都不作 包括房市實價課稅
開砲的人會說政府 放任貧富差距擴大

現階段的房市還比股市更過熱
為何不先拿房市開刀

這當中值得大家深思一下
如果把奢侈稅那套搬到股票市場來
那會怎樣阿
流川 風 wrote:
如果為了實現這種公平正義
把大部份資金全趕出股市
對財政稅收真的有比較好嗎?

那照你講法,所有稅金都不用抽了。

抽營業稅==>把大部份企業全趕出台灣。
抽薪資所得稅==>把大部份上班族全趕出台灣。

英國德國美國股票全部都有抽資本利得稅,人家也沒倒阿。

政府已經「口頭」承認未來也會對房地產課稅了。不要再拿來說嘴。
(不過我個人是懷疑到底會不會做)

那要是今天反過來,先拿房地產動刀,建商還不是一樣會抗議。

「為什麼政府只拿房地產開刀,股票不用課稅嗎?」
「為了實現這種公平正義,大部份資金全趕出房市,這樣對嗎?」
gameheven wrote:
那照你講法,所有稅金都不用抽了。

抽營業稅==>把大部份企業全趕出台灣。
抽薪資所得稅==>把大部份上班族全趕出台灣。


英國德國美國股票全部都有抽資本利得稅,人家也沒倒阿。

政府已經「口頭」承認未來也會對房地產課稅了。不要再拿來說嘴。
(不過我個人是懷疑到底會不會做)

那要是今天反過來,先拿房地產動刀,建商還不是一樣會抗議。

「為什麼政府只拿房地產開刀,股票不用課稅嗎?」
「為了實現這種公平正義,大部份資金全趕出房市,這樣對嗎?」

抽阿
現在股市成交量就直接擺明委縮掉啦
再看看能抽到什麼稅

而且前面也提過
在討論課證所稅的同時,已經直接影響到證交稅了
如果你們還認為這樣也無所謂
隨便你們

另外
大部份的企業全趕出台灣
大部份的上班族全趕出台灣
請問這件事在技術上容易嗎?

但是大部份的股市資金撤出台灣
然後再回台灣扮演假外資
在技術上面並不會很難


還有
眼睛看清楚一點
我剛剛是說資金趕出股市
不是趕出台灣
所以你拿這兩個例子來唬誰??

資金撤出股市
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你能否認這項事實嗎
媒體最愛比南韓新加坡
怎就不把這兩個對證券交易所得如何課
電視上拿來好好比一比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